发展向前 民生向暖 民生答卷托起大悟百姓“稳稳的幸福”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小康,到“争创示范县,打造动力源”,五年来,一批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实事,托起老百姓“稳稳的幸福”。

大悟县中医院鸟瞰图(易荣波 摄)

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幸福升级。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城关镇陵园路社区电力新村小区加装了电梯。电力新村是一个老旧小区,以前没有电梯,老人拎菜上楼要歇歇,买大件家电师傅上门嫌楼高;加装电梯后,几十秒就到家,一部电梯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改造后的小区(易荣波 摄)

“十四五”期间,大悟投资8.8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22个2492栋,面积约374.76万平方米,惠及5万余户居民;完成加装电梯95部,惠及居民1万户。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多维度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瑞信上院、翰林苑等“好房子”,市民实现了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幸福升级。

这碗面暖了老人的胃,更暖了老人的心。“这味道像我老伴做的一样。”84岁的魏光平老人刚到城关镇农村福利院时,吃不惯机器轧的面条,院里厨师得知后贴心为老人做了一碗软硬适中的手擀面,还加上了他喜欢吃的西红柿、卤鸡蛋。捧起这碗面,老人心里暖暖的。

五年来,大悟县聚焦养老制度、设施建设、资源整合、保障升级、供给能力等方面精准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14004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年补贴资金达1800余万元。困难家庭失能老年人可享受最高照护救助金2750元。建成面积100亩、床位220张,集“医护养康”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大悟县社会福利中心。新建、升级改造四姑、夏店、新城等10所农村福利院,完成175处村级养老设施建设,培训养老服务人员500余人次,日服务老年人达950余人次。投资1.5亿元、床位达500张的大悟县鄂北养老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中。大悟县中医医院医养结合中心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把养老服务工作做到老年人心坎上,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十四五”期间,大悟推进医共体全覆盖建设,做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先后下派50余名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长期坐诊,415项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已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500余万元,30万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可享受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建成中医医院精神康复病区、鄂北紧急救治医疗中心、疾控中心实验室、新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感染楼、中药饮片厂等,对县人民医院住院楼进行提标改造,建成120急救中心、城区和乡镇6个急救站,县内基层门(急)诊就诊率达到66.07%,增加婴幼儿托位2450个。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大悟被列为全省基层溶栓+转运PCI试点县,241个村卫生室实现卫生健康服务全覆盖。

实现学有所教,幼有所育(易荣波 摄)

点亮山里娃儿们的梦想。10月24日,来自大悟县实验小学的罗青梅正在黄站镇团冲小学给孩子们上课。今年,她与3名同事一起,来到山区团冲小学支教。

大悟县建设23个教联体,选派9所城区中小学30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组织415名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以弱带强,以城带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年累计投资5.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54所,泉水实验学校、东城实验学校建成投用,澴水实验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增加学位6000余个,有效化解大班额难题。中小学教室、寝室安装空调2412台,51所学校实施食堂供餐,57235名学生吃出满满“幸福感”。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县累计投资1.8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4所,新增公办学位1830个,全县幼儿园达到75所,实现学有所教,幼有所育。

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易荣波 摄)

“民生之本”越夯越实。10月初,家住大悟县开发区的高婷婷领到第一个月的5000元工资,与家人开开心心过“双节”。

以前,因为没有技能,高婷婷一直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去年,高婷婷参加大悟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缝纫技能培训,掌握了缝纫技术,成功进入大悟一家纺织企业,不仅有了固定收入,还当上车间主管。

如今,越来越多像高婷婷一样的群众,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人生出彩。

围绕市场需求,大悟县人社部门开展机械加工、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就业”培训23246人,帮助6973人实现稳定就业。

“十四五”以来,大悟县城镇新增就业累计3887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3066人,就业这一“民生之本”越夯越实。(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易荣波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