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兴商释放市场潜能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金秋时节,山西忻州大地消费热潮涌动。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忻州市商务系统抢抓消费旺季,精心策划系列促消费活动,在节庆经济中释放出强劲的市场活力。这场覆盖城乡、联动线上线下的消费盛宴,不仅是全年促消费活动的精彩收官,更集中展示了忻州市商务部门持续激发市场潜能、推动经济稳步增长的显著成效。

以节为媒、以商促农,“乐购三晋·数聚忻州”电商文化节成为假日期间的亮点。活动由忻州市乡村振兴电商协会主办,在忻州古城北城门广场设立51个展位,汇聚56家本土企业及乡村e镇优质农特产品,并联动“旗耀中华·欢聚古城”音乐节,同步开展文艺汇演、非遗展示、地方特产展销等活动,形成“电商+文化+消费”融合模式。现场设立快递服务台,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寄递服务”,部分企业实现日销售额超万元,带动了地方农特产品销售,也激活了乡村电商市场,为忻州全市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文旅融合正成为忻州消费的新引擎。2025年“双节”假期,忻州市累计接待游客301.87万人次,在连续降雨天气影响下仍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忻州古城以“盛世同贺·共聚忻州”为主题,策划五大板块、近30项特色活动,构建“日间赏民俗、夜间品文化”的沉浸式消费体验,假期接待游客78.39万人次,同比增长13.69%;600余家商户营业额增长27.34%,民宿平均入住率达到94.42%。雁门关景区推出“守关大人”通关文牒体验、非遗烙画教学等互动项目,让游客在文化体验中感受千年雄关魅力。芦芽山景区举办“重走长征路”“我与国旗同框”等主题活动,接待游客12.83万人次,营业额同比提升15.62%,进一步展现了忻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

今年以来,忻州商务部门持续以活动聚势、以创新促销,构建起贯穿四季的促消费链条。从“冰雪年俗季”的开门红,到“夏日赛事季”的消费高峰,再到“双节盛宴”的圆满收官,节庆经济成为拉动市场的重要引擎。春节期间,五台山、芦芽山等景区举办冰雪嘉年华,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忻州古城开展“晋享中国年”活动,融合花灯展、非遗巡演等沉浸式体验,运营收入同比增长15.54%,为全年促消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盛夏阶段,忻州聚焦“赛事+文旅+电商”融合模式,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代县半程马拉松、神池骑游大会、繁峙环五台山超级越野赛等赛事活动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多领域消费增长。偏关县老牛湾景区举办“e脉相传”促销活动,融合电音节、美食展销、非遗市集等内容,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原平市以“政府搭台、文化唱戏”模式举办消夏晚会,推动夜间经济升温,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电商经济成为忻州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繁峙县“白水大杏直播季”通过“现摘现发”模式实现日均200余单、外销3000余斤鲜果,带动杏饮料、果脯等加工产品销售。河曲县开展“西口文化铸魂、晋蒙产销联动”活动,三天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143万元,成为农特产品上行的典型样本。

忻州市商务局不断强化产销对接,拓宽名优产品外销渠道。6月组织企业参加“外贸优品·品质生活”展销会,拓展外贸内销渠道;9月组织15家企业携60余种产品亮相“购在中国·山西站暨中石化易捷第八届易享节”,与全国渠道建立合作关系,开辟了新的销售路径。此外,还与广西山西商会建立合作机制,推动山西康宇田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正道良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40余种产品入驻广西“晋优汇”名优产品体验馆,实现合作长效化。

立足城乡一体发展,忻州市以乡村e镇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新业态,打造城乡融合的消费新格局。静乐县、神池县举办电商技能大赛和直播助农活动,培养本土电商人才;河曲县乡村e镇携多家企业参加第六届杭州电商新渠道博览会,与30余家渠道商洽谈,8家达成合作意向;保德、原平等地以“双节”契机举办促销活动,线上线下联动引流,带动城乡消费稳步增长。

从冰雪经济的“开门红”,到夏日赛事的“引爆点”,再到金秋消费的“丰收季”,忻州市通过打造全年贯通的促消费链条,实现了文化、旅游、农业、体育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忻州市商务局将持续深化“活动+”模式,拓展消费新场景、激发市场新潜力,让消费链条更紧密、产业融合更深入、群众获得感更充实,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郝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