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4.4亿元 广西武宣打造钙基新材料产业新高地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金秋十月,广西武宣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跳跃着奋进的脉搏。10月28日,在武宣县河西工业园区一片约39.19亩的土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数台大型挖掘机挥舞着巨臂,正在进行最后的土地平整作业;满载土方的重型卡车在临时开辟的施工便道上有序往返,卷起阵阵烟尘……这里,正是广西佳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钙基新材料项目的建设现场。目前,项目“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10月底全面完成,为项目在11月的正式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佳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钙基新材料项目的建设现场航拍图。(向国华 摄)

在忙碌的人群中,广西佳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刘俊正与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一同查看施工进度。望着眼前这片已见雏形的未来现代化工厂,以及现场工作人员专业、高效的作业场景,刘俊的激动与感慨溢于言表。

“从项目最初接洽到今天现场‘三通一平’的快速推进,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武宣县‘保姆式’服务的温度和‘加速度’的办事效率。”他动情地对记者说,“从前期的立项备案、环评能评,到现在的场地平整,全程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遇到任何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这种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让我们投资武宣、扎根武宣的信心无比坚定!”

广西佳山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的建设现场,满载土方的重型卡车有序往返。(向国华 摄)

刘俊朴实而真挚的话语,是对武宣县致力服务好实体经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最有力的肯定。

广西佳山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钙基新材料项目,总投资44415.57万元,采用先进的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建设周期为12个月,计划于今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2026年10月建成竣工。

项目最引人瞩目的,是其清晰的高端市场定位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项目聚焦碳酸钙产业的高附加值领域,核心建设内容包括1条先进的氧化钙生产线与6条技术含量高的纳米碳酸钙生产线。在关键设备方面,项目将配置回转窑、消化机、连续喷雾碳化塔等业内领先的生产装置,确保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设计年产氧化钙17.39万吨,将全部作为中间产品,用于下游的纳米碳酸钙生产,最终实现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的终极目标。这种“吃干榨净”、内部循环的产业链设计,不仅极大地降低了能耗与物流成本,更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壁垒,充分展现了现代工业绿色、循环、高效的发展理念。

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地方政府前瞻性的谋划与坚实的服务保障。武宣县工管委副主任覃耀财向记者介绍:“为确保佳山新材料项目能够顺利、高效推进,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服务为本’的理念。目前,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节能审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关键前期行政审批工作。”

今年以来,广西武宣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定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工作导向,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项目全流程服务,始终把抓重大项目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机制,着力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统筹推进市级以上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超435亿元,截至目前已实现桂福菌业产业园、众顺船舶制造、城北小学等24个项目开竣工,累计完成投资45.34亿元。(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陈煜炫 向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