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新厂街道六0二所社区的广场上。一阵热烈、欢快的非洲鼓点骤然响起,一群身着彩衣的老人们正踏着充满活力的舞步,脸上绽放着孩子般的笑容。这不是寻常的老年秧歌,而是一支激情四射的非洲舞,瞬间将“爱在重阳节”文艺汇演的气氛点燃。这份不寻常的活力,正是六0二所社区如今精气神的生动写照。
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都绕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六0二所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于洪庆。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女汉子”,用她特有的方式,为这个拥有5800名居民、老年人口众多的“单位型”社区,注入了全新的温度与活力。
一本相册,万千故事:从“外来户”到“贴心人”
“你看,这是咱们‘仁爱之家’第一次活动,这是参加包饺子比赛……”在于洪庆的办公室,她翻开一本厚重的社区相册,如数家珍。2019年刚上任时,她这个“外地人”面对的是一个被外界视为只需“签签字、盖盖章”的“养老型”社区。角色的转变,充满了挑战。
“开始也碰壁,也委屈。”于洪庆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照片,语气变得柔和,“但当你真正走进他们,就会发现,每一张笑脸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需要你用心倾听的故事。”她的“用心”,很多时候,化为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智慧的“善意谎言”。
“谎言”的温度,是急智,更是长情
“于主任,不好了,我家老伴一早出门,人不见了!”10月24日清晨,一个焦急的电话打破了宁静。六0二所社区科秀芬奶奶的老伴带着哭腔求助。于洪庆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立刻化身“应急指挥官”,社区干部、网格员、共建派出所民警闻令而动,一张寻人网迅速撒开。她自己也跨上电动车,穿行在社区的每个角落。当大家终于找到茫然无措的科奶奶时,于洪庆没有一句埋怨,她快步上前,自然地挽住老人的胳膊,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科奶奶,您可让我们好找!走走走,正说等您回来一起包饺子呢,就您调的馅儿最香!”一个温暖的“谎言”,像一把钥匙,轻松打开了老人紧锁的心门,让她安心地跟着“回家”。
这样的“谎言”,在于洪庆六年来的工作中,是常态,更是她与居民之间独特的信任纽带。
在于洪庆心里,那个带引号的“养老型”社区,是她必须攻克的堡垒。“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付出,亲手把这个引号拿掉,让它变成真正的、有尊严、有关爱的养老乐园。”
她点子多,肯实干。六年来,六0二所社区实现了两次“蝶变”。从前孩子无处玩耍、老人无处憩息的窘境,在她手中一点点改变。小广场、健身路径、窗明几净的老年活动中心、欢声笑语的儿童之家……她像一位精细的设计师,将居民的期盼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幸福。“六0二所的人实在,你付出真心,他们就回馈你微笑和一声‘于主任好’。”这简单的话语,是她扎根于此最深厚的底气。
“仁爱之家”,串起生命的尊严与希望
社区的创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市首个精神障碍康复场所“仁爱之家”里,一片宁静。融合景德镇瓷都特色,这里设立了手工串珠作坊。六0二所社区网格员们俯下身,手把手地教。彩色的珠子在一双双曾经无所适从的手中,被串成精美的工艺品,也串起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让他们有点事做,学门手艺,能靠自己挣点钱,不用总向家里伸手。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了,眼里的光都不一样了。”于洪庆看着学员们专注的神情,欣慰地说。这小小的手工作坊,点亮的是一个个黯淡的生命,托起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如今,这个面积约1.1平方公里的社区,已成为拥有“江西省五星幸福社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多项荣誉,并在2024年成为中央社会工作部观察联系点。
“这六年,真没消停过。”于洪庆笑道,眼神却无比坚定,“但人生在世,不就是不停地遇到事、解决事嘛。”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六0二所社区,正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治理的生动篇章,这里回荡的非洲鼓点、洋溢的老人笑容、点亮希望的手工作坊,共同谱写了一曲以“善意”与“担当”为旋律的温暖乐章。(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刘存文 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