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蛋糕里的板栗甜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咱们广德的板栗也是走出了大山,熬成了舌尖的甜!家乡的特产变身甜品,一口沦陷。”近日,安徽广德市柏垫镇凤桥社区居民陈婧的这条朋友圈,配上盒马栗子芝士蛋糕的图片——包装上“安徽广德大红袍板栗”的标注,让凤桥板栗成了盒马甜品柜里带着家乡温度的“秋日限定”。这口裹着绵密芝士香的栗泥背后,藏着柏垫镇为山货铺就的“稳产增收路”。

作为广德的“板栗之乡”,柏垫镇拥有约4.8万亩栗林,是当地2200余户农户的生机根基。仅凤桥社区就有500余户靠着2万亩栗林谋生,2025年全镇板栗总产量达到1000万斤。但曾几何时,“成熟即急售、鲜货难保鲜”是栗农的心头愁:每年初秋板栗集中上市,若赶不上销路,要么低价贱卖,要么烂在筐里,“丰收不增收”的情况并不少见。

为解这一难题,柏垫镇先从“储”的短板破局。当凤桥萱果园家庭农场负责人周丽华申请建设板栗冻库时,柏垫镇政府不仅提供政策指导,还协助其争取到市级农业补助100万元,让这座“田间冷链仓”赶在当年板栗采收前投用。如今,冻库不仅将板栗保存期从十几天延长至数月,还能实现“旺季收储、淡季销售”,让栗农不再被“时效”卡脖子。“以前得抢着卖,现在存起来等价好再出,心里踏实多了。”周丽华说。如今在柏垫,一座座冻库拔地而起,不仅补齐了农产品冷链短板,还架起了增收致富“彩虹桥”。

在“储”的基础上,镇政府又补了“销”的通道。在凤桥社区打造的板栗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在40万斤,成了本地栗农与外地收购商的“对接站”。种植大户舒顺江守着60多亩栗林30多年,今年在交易市场里直接对接了外省收购商:“以前得拉到县城找贩子,现在市场就在家门口,价透明、卖得快。”正是这些“储得稳、卖得顺”的实招,让凤桥板栗的品质与供应能力得到市场认可,盒马选中其作为芝士蛋糕原料,正是看中了当地板栗稳定的“壳薄仁糯、甜味纯正”特质,而这背后,正是柏垫镇持续努力带来的价值提升。

当盒马消费者咬下那口裹着栗香的芝士蛋糕时,尝到的不仅是皖南山秋的甜,更是柏垫镇“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效,从建冻库补冷链,到搭市场通销路,每一项举措都精准瞄准栗农的实际需求,让“山货”真正变成了农户口袋里的“增收金果”。(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徐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