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泗县坚持党建引领,将积分制管理融入基层治理,通过清单公示定标准、积分兑换强激励、引导参与聚合力,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很多村民家的洗衣液、脸盆、菜板都是用积分兑换的。近日,泗县刘圩镇秦场村村民家的日用品选择不再依靠花钱,而是靠积分。在泗县,积分就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清单公示立规矩,标准透明可溯。泗县各村结合村规民约制定积分细则,形成涵盖爱村爱农、移风易俗、公益服务等8大类43条正负清单,明确志愿服务、婚事新办等赋分标准。实行“一卡两账一细则”制度,以户为单位建立积分台账,每季度经村委会审核后,通过公示栏、“红黄榜”等渠道公开积分情况,让加减分有据可依、结果公开透明。
积分兑换见实效,激励精准有力。基层治理要走出“新路子”,得让群众“唱主角”。为确保积分兑换顺民意、接地气,泗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各“积分超市”个性化设置兑换奖品,以米、油、生活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提升对村民群众的吸引力,以体育用品、学习文具等文娱用品提升对青少年的吸引力,针对农村群众精神需求积极探索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模式,将“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与积分制有机融合,让村民既得荣誉又得实惠。
人员参与热情高,共治氛围浓厚。泗县通过量化考核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村委会建立涵盖宅前屋后、美丽庭院、志愿服务等多维度的评分体系,由村干部与网格员每月入户考评,对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和志愿服务的村民给予积分奖励,对不规范行为进行扣分提醒。这种积分制模式成功推动村民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参与”,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治理氛围。同时将积分制发展为民情收集平台,村民在参与过程中积极提出促进村集体发展的“金点子”。通过积分超市和全年公示制度,村民逐渐从“旁观者”转变为治理“主人翁”,实现了基层民主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泗县将“小积分”打造成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已实现18个镇(街)、187个行政村积分制100%全覆盖。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乡村风气持续向好,基层治理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有效带动全县乡村建设提质增效。(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