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拜城教育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从“一穷二白”起步,历经“扫盲启蒙”“有学上”“上好学”三次跨越,实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蝶变。教育资金年投入增长707倍,校园建筑面积扩大172倍,师生规模从3818人增至4.9万人,15年免费教育全覆盖,标准化校园遍地开花,成为新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
忆往昔:土坯房里的教育星火
“1955年,我在拜城县第一中学任教时,全校6名教职工、两个初中班,土木房既是教室又是办公室。”89岁的退休教师阿不都热合曼·麦麦提的回忆,定格了自治区成立之初拜城教育的窘境。彼时,全县仅1所中学、18所小学,专业教师不足百人。黄泥墙、茅草顶的教室逢雨必漏,牧区孩子徒步几十里上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10%,成人文盲率超90%。即便如此,“让孩子多认字”的朴素愿望,仍点燃了教育的最初星火。
看今朝:标准化校园里的幸福图景
如今走进拜城县第六中学,智能化多媒体教室、标准化操场、实验楼一应俱全,学生们通过屏幕观察细胞分裂,在实训车间练习技能,高科技取代了往日的窘迫。
“十四五”期间,拜城累计投入5.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131所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多媒体设备和校园互联网覆盖率均达100%。
与此同时,教育内涵也同步升级。2019年起,拜城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了营养餐。“现在孩子上学不仅不花钱,还能在学校吃好饭,我们特别放心。”家长艾力·买买提感慨道。
学前教育成为“金字招牌”,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8%,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共享优质资源,拜城学前教育经验也在全国推广。职业教育开设15个贴合产业发展的专业,与3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现“入学即学技,毕业即就业”。
话未来:帮扶助力教育新征程
温州帮扶力量为拜城教育注入了强劲动力。“温拜教共体”让4.5万余名学生跨区域结成帮扶对子,温州大学附属拜城实验学校揭牌启动“榕杨共育”工程,构建贯通式培养体系。拜城坚持“四个转变”,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2所国家级文明校园引领发展。
站在新起点,拜城教育正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布局,深化互嵌式育人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七十年风雨兼程,从土坯房到标准化校园,拜城教育的蝶变,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更照亮了边疆的未来。(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阿卜杜艾则孜·图尔荪 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