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粮愁销路,现在酒厂收、车间忙、梨子不愁卖,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四川省苍溪县浙水乡寨坪村村民陶诗锦望着忙碌的电子元件加工厂,难掩喜悦之情。
今年以来,寨坪村驻村工作队聚焦产业提质与产销衔接,联合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协同发力,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搭建销售桥梁,推动村集体经济三大产业年销售收入达63万元,较帮扶前实现跨越式增长。
产业提质:老项目焕新 新项目落地
走进苍溪县浙水乡四坪酒坊,阵阵酒香扑面而来。“多亏工作队协调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帮我们请来了专业调酒师,酒的口感更醇了!”苍溪县浙水乡四坪酒坊负责人张兴华介绍。
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工作队联动泸州市结对帮扶力量,响应“帮扶+特色产业”布局,发动党员带头优化谷子、苞谷、荞麦种植结构,保障原料供应。同时引入现代酿造工艺,聘请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推荐的专业调酒师驻点指导,2021年以来酒厂销售收入达11万元,较帮扶前增长30%。
除了老项目焕发新机,新项目的落地也为寨坪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浙水乡寨坪村电子元件加工厂生产车间,120名工人正忙着焊接、组装元件,其中26户脱贫户的34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这个投入70万元建成的现代化车间,已全面承接电子加工业务,预计年销售收入达28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当地老牌产业的梨园,也在两队协同推动下焕发新生。今年,工作队联合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牵头对接泸州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6家单位及苍溪县汉昌水务有限公司,打通苍溪梨定向供应通道,解决2.4万斤翠冠梨、黄金梨销售难题。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领队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工会开展“助农采购”,三季度即完成0.84万斤销售,占总销量的56%;叠加电商零售后,梨园年收入达28万元,较帮扶前激增126%。
产销破局:党员带头电商助力
“零散农产品没销路?找党员代购代销点!”这是寨坪村村民新的共识。工作队创新推出“党员代购代销”服务,既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题,又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
与此同时,工作队联动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搭建的泸州电商平台,为粮食酒、苍溪梨等特色产品搭建线上窗口,推向更广市场,构建起“线下定向供应+线上零售”的双循环格局。
“从‘种得出’到‘销得畅’,再到‘卖得好’,我们和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聚焦每个环节协同下功夫。”苍溪汉昌水务公司负责人陈实表示,通过技术赋能提品质、渠道拓展稳销路,真正实现了“多元产业促增收”的目标。
如今的寨坪村,三大产业齐头并进,产销链条愈发紧密。浙水乡党委副书记文斌感慨道:“寨坪村驻村工作队和泸州市结对帮扶工作队一起,帮我们把‘乡土货’变成了‘致富宝’,预计2026年突破100万元大关!”(记者 戚原 通讯员 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