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普及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融入乡镇烟火气的“贴心准则”。2025年以来,宁夏同心农商行切实把金融服务做扎实、操作抓细致、宣传接地气、服务暖人心,让乡镇百姓既享便利,又得安心,成为百姓信得过的“百姓银行”。
田间地头“学习”。 同心农商行员工把金融知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村口小店,用乡亲听得懂的话讲金融知识,让知识“落地生根”,积极开展“合规赶大集”活动,每逢乡镇大集日,在网点门口或集市显眼处摆上“金融知识宣传小摊”,放上通俗易懂的手册。员工边发手册边 “唠家常”,遇到乡亲提问,用“就像咱种庄稼,得按节气来,金融知识就是咱办业务的‘节气表’” 这样的比喻,把复杂规定讲明白,让金融知识学习既有“干货”,又有“温度”。
简化流程“操作”。 同心农商行针对乡镇常见的“老人取款忘密码”“农户贷款资料多”等问题,列出操作清单,办理贷款时,农户常因资料来回跑,客户经理严格落实“实地走访”要求,到田间查看作物长势,确保贷款用途合规,既省了农户麻烦,又守住了合规底线。此外,在网点柜台贴“合规操作小贴士”,比如“大额取款请带身份证”“签字前务必看清内容”,提醒员工和客户一起把好合规关。
乡音土话“宣传”。同心农商行用本地“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金融之声传遍村村落落。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种植养殖大户当“金融知识宣传员”,他们平时和乡亲打交道多,说话有分量。比如请种粮大户,在村民微信群里分享阳光贷款的经历;请老党员在村口乘凉时和大家聊防范电诈经验,用身边人的真实故事,让合规宣传更有说服力。
温暖贴心“服务”。同心农商行的金融服务始终以乡亲的需求为落脚点,农忙时帮着抢时间,农闲时帮着防风险,让金融知识成为守护乡亲利益的“贴心伞”。农忙季节,客户经理在合规前提下“上门服务”,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办理业务,确保资金转到农户本人账户。农闲时,重点做好“防诈骗合规服务”,遇到“冒充村干部要‘危房改造费’”“假客服说‘社保卡停用’”等情况,积极帮老人核实真假,用合规服务帮乡亲守住“钱袋子”。(通讯员 黑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