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掠过山西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田埂,支前后勤保障(沁县)黑皮鸡枞菌智能种植大棚项目工地已是一片火热。基坑深处,工人们正紧张作业,钢筋在手中翻转,细铁丝缠绕节点的瞬间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一根根钢筋被编织成坚实的“钢铁网格”,每一次绑扎都力道均匀、角度精准,为即将浇筑的混凝土构件筑牢“筋骨”。
近日,由支前后勤保障(山西)有限公司与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联合建设的支前后勤保障(沁县)黑皮鸡枞菌智能种植大棚项目正稳步推进,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项目规划建设16栋智能化种植大棚,集种植、生态、产业、绿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的重要支撑项目,对推动当地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大棚地基(地梁)工程已完成总量的一半,施工团队抢抓晴好天气,科学调配人力物力,预计11月中旬全部浇筑完毕;大棚框架与保温设施已提前预订,地基(地梁)完成后将立即安装,主体工程计划于12月底竣工。
项目共建设16栋智慧菌菇种植大棚,单棚规格为长33米、宽9米、高4.5米,采用四层立体种植模式,实现全年三批次循环生产,并配套实施场地平整、菌包采购、水电设施等基础工程。黑皮鸡枞菌作为高档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仅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年需求量就超过4500万斤。前期已与北京、上海“菜篮子”工程签订包销合同,市场销路稳定可靠。建成投产后,将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物流、餐饮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由于其生长周期短、效益见效快,黑皮鸡枞菌8小时可成熟一批、每日采摘三次,单棚每批产量约8000斤,一年可种三批,四季均可生产,亩产预计超过50万元。同时,项目可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依托这一产业平台,沁县还将规划建设千座智慧大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产业链延伸,带动更多农户持续增收致富。产业的壮大发展将助推文明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不断释放新农村的新质生产力。

黑皮鸡枞菌智能种植项目的实施,为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它不仅是一项现代农业工程,更是科技赋能乡村、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沁县将继续深化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以科技驱动产业升级,以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让新质生产力在田野间生根发芽,推动农业从“温饱型”向“效益型”“智慧型”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更为澎湃的力量。(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