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记者从长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将于11月14日至17日在湖南省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首次与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同期举办,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通过市场化运作升级与国际化布局拓展,有望再创经贸合作新辉煌。
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中部地区惟一国家级农业综合展会,创办于1999年的中部农博会已形成强大的产业聚合效应。截至目前,农博会累计展示农产品超过28万种,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观展人次达2300万,这些数据不仅见证了展会规模与影响力的显著增长,也彰显了中部农业联通全国、对接世界的强劲活力。
本届展会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长沙市人民政府指导,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四大国家级行业协会主办,展览面积达8万平方米,设置5大专题展馆及多个功能专区,同期举办招商引资大会、产销对接会等12场重点活动。
市场化深度运作成为本届展会的核心竞争力。组委会创新推出“参展一次,服务一年”机制,特邀天津作为主题市,吸引四川、吉林等16个省(市、区)组团参展,展品覆盖从种源到餐桌的全链条产品。借鉴国内同类展会的精准对接经验,展前已成功举办8场专场配对活动。
科技赋能与品牌升级共同形成双轮驱动之势。省农业农村厅在产业馆精心打造“湘字号”品牌矩阵:其中,“五彩湘茶”展区特别设置了茶艺体验空间,有力推动产品向文化消费领域延伸;“洞庭香米”专区则汇聚了众多精深加工企业,充分展现其价值提升路径。智慧农业展区集中展示了经过田间验证的硬核技术,涵盖智能灌溉系统、农业无人机以及数字管理平台;新质生产力展区则通过一系列智慧生产案例,直观呈现科技对农业效率的显著提升作用。
国际化布局与区域协作正同步深化推进。老挝、南非作为主宾国,精心设立了特色展区;澳大利亚、泰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纷纷带来各具特色的异域农产品,国际交流展区则集中呈现了东南亚果香、非洲风味等全球特色。在国内协作方面,援藏等展区通过产品推介与精准对接,积极推动对口支援从“输血”向“造血”转型;“农批市场产销合作大会”则成功构建起县域经济与流通市场的对接桥梁。
全方位保障体系为展会护航。长沙市成立专项工作组,参照大型展会经验,实施场馆安全“零死角”排查、农产品溯源管理等措施,并在交通保障上加密地铁公交班次,设置免费摆渡专线,以确保公共交通服务的高效和安全。红星集团依托全产业链优势,组建巡馆专班与维权快速通道,对假冒伪劣产品实行“清展+黑名单”制度,同步推出农业主题IP及“千名网红助农博”活动,打造“可观可购可享”的展会生态。
目前,展会筹备已进入冲刺阶段。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高水平服务,致力于将展会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展示窗口、品牌培育的孵化平台、国际合作的交流枢纽,诚邀各界人士相聚长沙,共同绘制中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记者 陈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