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 与天夺时抢秋收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入秋以来,山东省临沭县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异常天气进一步增加了田间玉米的倒伏、湿粮霉变风险。眼下,正值玉米成熟收割关键期,抢收、烘干、收储是农户、烘干点、收购商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上述情形,山东临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沭农商银行”)紧扣当地政府部署,迅速启动“金融助力秋收生产专项行动”,以解民忧、保秋收、稳民生为目标,聚焦种粮大户、粮食烘干服务点、粮食收购商等经营主体,用“大脚板”走遍田间地头,用“大挎包”装好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秋粮抢收、烘干、储存等工作。

送贷上门解民忧

“400亩玉米,一半倒伏在地,人工一天只能收割20亩,雇收割机要先付定金,手头的钱都垫在买化肥和种子上了,真是愁坏了!”临沭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网格化走访时,听到了种粮大户崇德连的诉求。

崇德连是蛟龙镇一名种粮大户,之前流转400亩土地,全部种植玉米,往年这个时候已收割完毕,但今年连续阴雨导致玉米大面积倒伏,机械收割难度增加,收割成本也随之上涨,急需资金支付机械租赁和人工费用。

深入了解情况后,临沭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现场办公,指导崇德连准备贷款申请资料,很快完成增加20万元贷款的审批与放款。

“钱到账当天我就联系履带式收割机,收割速度大大提高,损失也降了很多。”崇德连难掩喜悦。

在对接种粮大户需求中,临沭农商银行组建了19支“田间金融服务队”,以行政村全覆盖、种粮大户全走访为目标,开展“大脚板”摸排行动。

通过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镇政府、村两委,临沭农商银行建立了全县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种粮大户的需求台账,详细记录种植面积、作物品种、抢收进度、资金缺口等信息。

同时,临沭农商银行全面推行“限时办贷”,提高审批效率,线上申请可实现“秒批秒放”,切实解决种粮大户资金需求。

10月27日,临沭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助力秋收生产。(李欣 摄)

特事特办破难题

李守臣的大兴镇粮食烘干服务点,是周边5个行政村惟一的粮食烘干点,服务农户200余户,覆盖种植面积3000多亩。

李守臣指着院内堆积如山的湿玉米说:“每天送湿玉米来的农户排成长队,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还是忙不过来,后面还有100多户农户的湿玉米等着烘干。”

现有烘干设备的产能已无法满足需求,李守臣计划增加新设备,但前期购置场地和购买设备已投入大量资金,一时拿不出这笔钱。

得知这一情况后,临沭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深入了解烘干服务点的经营情况、现有设备价值及农户需求后,开辟绿色通道,提供38.5万元贷款支持。

新设备投用后,李守臣的粮食烘干服务点日烘干能力达到20吨,农户送粮当天基本就能烘干,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200余户农户粮食烘干需求,还能承接邻镇的烘干业务,收入也进一步增加。

针对辖内粮食烘干能力不足问题,临沭农商银行对全县46个粮食烘干服务点开展“地毯式”摸排,依托全省粮食烘干服务点清单,配套提供结算账户开立等综合服务。

不仅如此,临沭农商银行还为烘干服务点与种粮大户搭建“对接桥梁”,帮助12个烘干点与56户种粮大户实现“即割即烘”。

定制服务保生产

“农户冒着雨把玉米运过来,就盼着能及时拿到粮款,可我手里的资金不宽裕,后面还有农户在排队。”粮食收购商莒超一边清点现金,一边表达焦虑。

莒超从事粮食收购10余年,常年为周边乡镇的面粉厂、饲料厂供应玉米。

入秋以来连续阴雨天气,农户急于出售粮食变现,收购量大增,而且农户更倾向于现金结算,一时间莒超的现金储备供应不上,若不能及时补充资金,会直接影响农户卖粮。

针对这种情况,临沭农商银行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及时授信50万元,并协调对应支行调配20万元现金,有效解决了莒超“资金不足、现金不够”的问题。

在保障粮食收购环节上,临沭农商银行建立了粮食收购商台账,对全县89个粮食收购点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推出“信贷支持+现金服务+便利结算”的服务模式。

截至目前,临沭农商银行已支持45户粮食收购商,发放贷款1860万元,帮助收购玉米8000余吨,惠及农户1200余户,确保了“粮出手、钱到手”。

在一揽子举措推动下,临沭农商银行目前已投放秋收专项贷款565笔、金额8621万元,惠及农户和经营主体300余家,帮助抢收玉米1.5万吨,有效守护了秋粮丰收成果。(记者 谢元辉 通讯员 张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