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带来高质量

清晨,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就被送上了停在地头的冷藏车,随后新鲜蔬菜被送到大型冷链仓储中心储存,再用冷藏车送到全国各地的商场超市。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的不是一个物流公司,而是江苏星星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这个白色家电制造企业。

星星家电位于江苏省睢宁县经济开发区,主营产品为冷柜、冰箱和商用冷链,其中冷柜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列,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家传统制造企业,近年来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每年仅在技改上的投资都在千万元的量级,能耗水平、自动化水平均有极大提升。该公司也从单纯的生产销售冷柜、冰箱,走上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同样作为睢宁传统产业的龙头,徐州天虹时代纺织有限公司是全球顶级的包芯棉纺织品供应商,居于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10强。通过企业两化融合,纺织生产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自动汇聚到智慧管理云平台之中,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随时发现及时处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目前,睢宁被工信部和江苏省经信委认定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示范)的企业达14家,实现产值18.4亿元。

睢宁的改革创新靠的是完善的制度保障,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说:“改革创新一切立足于实、一切立足于干,睢宁成立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8个改革专项小组,并在徐州市率先成立县委改革办,建立县领导详细改革责任制,编制了县领导联系重点改革任务清单,确保改革创新工作高位推动、层层落实。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健全常态督察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创新任务高质量完成。三年来,累计实施7项国家级、16项省级改革试点。”

在促进传统企业技改升级的同时,睢宁还大力招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睢宁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璐介绍,睢宁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大领域,引进九旭药业等多个新兴战略产业项目,新兴产业企业达到58家。

不断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服务,睢宁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睢宁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江苏省博士后工作站6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9家。此外,积极推动企业开展项目研发,已与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项目和知识产权成果显著。睢谷科技园运营负责人王大宁说:“科技园定位于国家级科技园区,由科技孵化器、科技加速器、科技产业园区构成。目前,已入驻30余家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相关企业,同时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到今年2月已经纳税1800万元,预计今年税收将达到2亿元。”

人才是发展之本,睢宁县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在为企业提供高科技人才同时,全方位为企业提供资金资助、科技扶持。睢宁有劳动力70余万人,有近30万为熟练掌握纺织、缝纫、电子装配、机械加工等的技术工人。全县共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30余家,年培训各类技能劳动力近万人。每年春节期间,睢宁都开展“春雷”行动,趁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时机,集中推介该县企业和用工岗位,仅今年,就为企业解决了7000多个岗位的用工。

睢宁县发改委副主任刘伯文说:“对于相关企业审批流程,国家法定办理时限约为182天,在充分履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睢宁将审批时限压缩到40个工作日内,最快2个星期就能完成。”对重点实施推进的产业龙头项目,因企施策,建立县领导与企业家定期沟通机制,重点关注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创新驱动,睢宁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十二五”以来,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8家。预计到2020年,睢宁工业总产值将达1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