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科学规划引领产业扶贫

本报讯 安徽太和县近年来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统筹推进光伏、电商、旅游和特色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2017年特色种养业带动贫困户43585户,户年均增收3212元,荣获全省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绩效管理优秀单位。

太和坚持科学规划引领产业发展,县级层面做好全县扶贫产业总体布局规划,避免盲目跟风、同质化发展,乡镇层面做好扶贫产业实施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分类施策制定产业脱贫计划。目前,全县31个乡镇建立了136个特色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带状经济、块状经济初具规模。

该县还通过园区平台提升产业效益。在产业向园区集群方面,太和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龙头,形成县、乡、村三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以此为依托,打造特色产业扶贫基地,通过财政支持等政策,引导相关产业、资源和贫困户向园区集中。

同时,太和县采取现金入股+分红、基本租金+让利、订单收购+溢价、劳动用工+多予、托管服务+少取的利益联结形式开展扶贫工作,全县5000多家经营主体,有1920家参与扶贫带动,参与率达38%,带动贫困户达43608户,带动率72.62%。

该县还探索多渠道拓展脱贫路径。电商扶贫,以农村淘宝、淘实惠、邮乐购为依托,在77个贫困村建成106个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电商服务网络全覆盖,带动贫困户1200户;旅游扶贫,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沙颍河汽车露营地、有机良庄度假村两家3A级景区和环球嘉年华游乐园4A级景区,打造城关镇万亩森林公园、双浮镇刘小桥村、税镇姚寨村、赵集草寺村等一批旅游扶贫示范点,带动贫困户826户、1956人;集体资产收益扶贫,开展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中攻坚行动。投入2.21亿元,建成77个村级光伏电站,每个贫困村年创收6万元。投入2920万元,实施资产收益项目21个。投入3800万元,建成88个扶贫车间。2017年,7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均超过6万元。

此外,太和县还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业主投入、金融投入、社会投入。2017年财政累计补贴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23亿元,财政资金投入强度户均2293元。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5亿元,接受社会捐资531万元。今年已经首批下达产业扶贫资金9500万元;建立技能培训机制,确定每年8月为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月,已累计培训贫困户72994人次、经营主体2225家、帮扶干部18850人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县财政投入2500万元,与人保财险阜阳分公司合作,为全县14.8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提供个人保费,实行包括产业保险、大病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治安家财、其他涉贫保险等“一揽子”的保险保障政策,防范贫困户因灾、因病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