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少跑腿 就医更便捷

2017年底,福建长泰县被漳州市确定为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县,成为漳州市第一个推行医共体改革的县。截至目前,在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打通了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医改的福利。

传扶帮带提升分院服务能力

“这位病人由于心脏的问题,存在脑梗、猝死风险,你们一定要和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建议,做好治疗和预防工作……”5月3日,在长泰县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办公室里,医生们围在一起,进行病例讨论,社区医生们记着笔记,汲取知识。这天是县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蔡惠志到社区进行教学查房的日子,也是社区医生们学习的好时机。

长泰县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以来,县医院作为医共体总院,全县7家基层医疗机构成为县医院的分院,其中,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成为了长泰县医院武安分院。为提高分院的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总院3名内科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轮流于每周四上午到武安分院开展教学查房、传帮带活动,并现场开展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每月集中举办一期业务培训课。

目前,除了武安分院拥有固定医生进行帮教,全县7个分院都有一个固定的医共体联络人,分院有需求都可联系联络人,联络人会及时安排总院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等活动。

质优价廉百姓家门口受益

4月26日,73岁的杨秀春在武安分院的住院病房里输液,聊起住院感受,她笑着直夸:“这里环境干净整洁,人也没那么多,不会像大医院那么拥挤,比较清净,医生和护士态度都非常好,我觉得这里很好。”恰逢季节转换,老人患上了肺炎,之前她也因为肺炎去县医院住院,今年听邻居推荐武安分院,便来了。“这里离家还比较近,我走路过来很方便,真是太好了。”杨秀春说。

据长泰县卫计局主任科员张四清介绍,许多常见病、老年人的高血压等慢性病,基本拿的都是相同的药,没必要每次去大医院排队就诊又排队拿药。在基层分院也能享受到县医院的看诊药方,而且在基层分院拿药,报销比例更高。

在基层分院看病拿药,“质优价廉”的效果已慢慢显现出来了。2017年,武安分院全年住院患者288人/次,全年收入602.5万元。实行医共体后,今年前4个月,住院患者达105人/次,收入236万元,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切实享受到实惠。

上下联动让群众治病更方便

4月24日,在通过双向转诊系统转移病人到县总院后,林墩分院的医生林娇华还在医共体的微信群里和县医院的医生加强联系和请教。

这是长泰县医共体的微信群,群里有总院、分院各相关负责人共62名。除此之外,还有总院各科室与分院的微信群。利用微信群、电话、视频等进行沟通,是目前总院与分院之间远程诊疗、沟通的新方式。而在之后,长泰将会有更加专业的远程诊疗中心建成使用。

总院与各分院上下联动,让群众在家门口的基层卫生院看病,享受到县医院的医资和服务。张四清介绍说:“若确实有需要到上级大医院就诊的,我们会通过内部的转诊通道进行转院,比患者自行去预约找医生更方便快捷。”除了各分院可以快捷转到总院外,总院还和漳州市区的几所三甲医院及厦门第三医院等都建立转诊通道。

为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今年长泰计划投资3600万元在县医院建设6个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县域消毒供应中心、心电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病理检验中心,目前正在筹建中,预计2019年投用,建成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区域医疗设备资源,提高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为落实和推进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