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百香果枝繁叶茂

进入5月,持续高温的天气似乎“点燃”了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群众的生产热情。在南开乡银坡村口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在积极地忙活着。放眼望去,坐落在青山绿水间的百香果基地里一片枝繁叶茂和丰收的景象。看着如今硕果累累的种植基地,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

近年来,南开乡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立足生态优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说起当初为何选定百香果,南开乡党委委员、乡政府常务副乡长林清秀说:“南开乡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很适合百香果生长,而且百香果收益快,很适合作为扶贫产业发展。”在选定产业后,南开乡开始着手与该乡银坡村村民协商利用村口成片土地种植百香果事宜。

银坡村是由原来的高峰村委会道银和坡告两村村民搬迁至此组成的一个新村。村民们不但搬进了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洋楼,还获得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这些土地正好为南开乡的百香果扶贫产业提供了天然的种植条件。

在和村民充分沟通协商后,南开乡以市场价承租下了银坡村待开发的101亩连片土地,以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银坡村的空地上建起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成立白沙银坡种养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引进优质农业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拓宽市场销路,带动银坡村和周边的225户贫困户、1127人共同参与。村民们通过流转土地拿租金、在基地务工拿工资、加入合作社拿分红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发展特色扶贫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百香果种植基地优先将附近的村民纳入其中,让村民进一步增收,也方便产业管理。在基地务工的符永坚心里还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在南开这是一个新产业,我想一边务工一边学习百香果的种植技术,学成以后再发展自己的种植事业,早日富起来。”

如今,南开乡百香果产业已经发展成型,贫困群众脱贫指日可待。林清秀说:“按照现在的长势,南开百香果产量上百万斤应该不成问题,市场价格也比较乐观,今年应该能很大程度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而对于为百香果种植基地技术支持的企业负责人赖友福来说,还有更长远的发展之路需要他去考虑。“卖果实是扶贫发展的第一步,现在我们已经走出来了,但如何提高百香果的附加价值,我们要帮助南开乡做好规划。”赖友福说。他认为,走品牌化和充分利用南开的自然生态优势做有机百香果是一条行得通的路。下一步,他将积极与乡党委、乡政府一起用好南开乡的生态优势,打造属于南开乡的有机百香果品牌,助力脱贫攻坚。此外,百香果产业也将帮助南开乡的革新、南开、牙和、高峰和牙佬村5个村委会解决“空壳村”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