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的福建省诏安县太平镇雄鸡村,一颗颗绿油油的青梅果子挂在枝头,60岁的张巧娇正忙着把鲜果采摘下来。已经脱贫的张巧娇,依靠自家十来亩山地,种植了300多株青梅树。今年比去年收成要好,预计能多产3000多斤,多收入七八千元。
科学种植是第一步。2017年底,雄鸡村迎来了市农科院的专家,给青梅种植户“支招”,详细讲解了种植、施肥、修剪、疏花等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经过专家的详细讲解,避免了很多问题,今年青梅就丰收啦。”张巧娇笑着说。
去年3月,诏安出台了扶持青梅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每年安排15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政策出台后,诏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政策宣讲、申报指导、实地审查及验收等工作,组织青梅企业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推动青梅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
作为一家以青梅精深加工为主的企业,诏安荣华食品有限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与生产,对产业链条不断升级换代。“虽说位于青梅主产区,但是公司所需的青梅鲜果却远远不够。”公司负责人田雄杰说,公司所生产的青梅制品一半以上出口,产地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以及质量优势。未来两年,公司计划投入5000万元用于扩大公司规模建设和购买先进机械设备,更新整条梅子酒的生产线。设备更新后,将改变以往的生产工序,不仅能改善产品口感,产能也将提升三成。
目前,诏安青梅种植面积有13.5万亩,总产量10.5万吨。全县种植青梅人口12万多人,其中种植青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6000多人。此外,诏安拥有初加工企业130多家,精深加工企业有15家,从事青梅加工产业工人2000多人,从事青梅营销人员1000多人,青梅产业逐渐成为诏安乡村振兴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