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平安乡“摩的”女村医杨兴玉,每天骑着一辆男士摩托车、背着药箱,疾驰在重庆市深度贫困乡的各家各户。22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始终在大山深处穿梭,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
奉节县平安乡是深度贫困乡,那时,为了山旮旯里的乡亲能看好病,她每周三徒步几十里,来到乡卫生院接受远程培训,还积极争取参加全县乡村医生培训。村里没有医疗书籍,她便通过请教老医生、到书店买医疗书籍的方式坚持自学。
林口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更没有卫生室,群众看病极其不易。2006年,在平安乡卫生院的安排下,杨兴玉来到了林口村,她的工作场所就设在一所只有两间教室的老旧村小学里,周围全是农田,齐全的医疗设施更无从谈起。于是,杨兴玉自掏腰包,拿出4000元钱,置办三个木柜,摆上必备药品、放上诊疗档案后便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林口村交通不便,山路崎岖,村民居住分散,离卫生室较近的村民都会到卫生室来看病,更多的患者需要杨兴玉上门诊疗。在2014年以前,杨兴玉出诊全靠走路,用脚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甚至凌晨四点才能回家。
近年来,林口村的交通正在一步步改善,村里新修了公路,也有了硬化路。于是,杨兴玉果断买了一辆摩托车,以节约出诊时间,方便更多人就诊。现在,杨兴玉每天都坚持半天接诊,半天出诊。只要一个电话,不管黑夜白昼,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日严寒,她都会骑着“摩的”立马赶到病人家。
前年,杨兴玉接了村医生涯中最远的一次出诊,为居住在巫溪县松涛村黑沟淌的梅元佳老人治疗肠胃炎,而老人的家距离卫生室50多里地。对于杨医生的到来,老人连连道谢:“她态度好、医术好、收费还低,还不收出诊费和油费,真是个好医生。”而当天,杨玉兴骑着她的摩托车一共走访了17户人家,累得连饭都无力再吃了。
“只要村民需要,随时准备出发。”杨兴玉说,虽然独自出行也会害怕,但想着病人的痛苦,这些害怕就瞬间变成了浮云,看到村民们健康的笑容,就是最大的满足,更是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