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富 生态美

用好一条溪、做大一朵花、美化一棵树,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通过在王台镇井窠村、夏道镇澄源村、南山镇后溪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用好一条溪

一棵百年古樟树下,澄源村村民陈木旺夫妻二人在摆摊卖油饼、豆浆等农家小吃。“我们原来在昆明开店卖衣服,去年底回来看到家乡变得这么美了,来玩的游客很多,当时就决定把外面的店盘掉,回来做点小生意。”

澄源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在革命战争年代闽浙赣省委机关曾临时设在该村上溪自然村。村中间穿插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两侧均为民房依山而建,层层排排,整齐有序。古樟树、古枫树、古庙宇、古水井等景点景物错落点缀,全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

去年,澄源村被列入延平区3A级景区项目建设,区委、区政府指导该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支持澄源村施行林地赎买、农田流转政策,导入区国有平台出资收储林地、田地使村集体和个人都获得永久性收益,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目前,该村已完成了村口改造,建成了木栈道、观景台、亭廊、梅园、花田、草坡等景观100余亩。

村子变美了,村民也从中真正得到了实惠。仅今年春节期间,澄源村就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

做大一朵花

每到周末,延平区王台镇井窠村的“新天地农庄一日游”便火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作为百合小镇的核心区,井窠村正踏上多产融合发展的大道上。

去年,王台镇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延平区委、区政府要求用5A级景区的高标准来定位,合理规划,融入特色,以百合为基础,建设花之谷、果之谷、树之谷、稻之谷等,将王台百合特色小镇,打造以百合花为主、各种配花为辅,集花卉观赏、花卉知识普及、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旅游业。

“延平百合发展比较好,仅王台全镇百合花种植面积已达6500多亩,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三、福建省最大的百合花基地。”新天地花木专业合作社现场负责人黄冬文介绍。

今年延平区将重点建设综合社会实践实训基地、冷链物流中心、花卉果蔬综合交易市场、王台溪景观带项目、百合花引种园等9个项目。

美化一棵树

“立夏那天,老顾客打电话来,说是要来村里尝我们家的粿包。”网红村“后溪银杏村”的村民施莲英聊起生活因一棵树而改变时,自己都略显匪夷所思。

施莲英家住延平区南山镇后溪村,五十多岁的她在两年前依靠百年银杏的旅游资源,与老伴儿一同“创业”。他们将村里的知青房食堂改造成农家山庄,接待秋季前来观赏银杏的游客就餐。

村里不只她一家如此,家家的生活都因村里那68棵百年银杏,发生了巨大改变。每年11-12月份,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村里都会迎来数万名游客。

看着银杏红遍网络,后溪村的村干部们也想借着生态优势开发乡村游。2015年,村里牵头,引导在外的成功乡贤回乡投资,成立了银杏果蔬专业合作社,把村里闲置的2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种植时令水果蔬菜,供游客采摘。“秋冬季节,游客可以来观银杏金黄、吃特色美食。春夏季节,大家又可观赏油菜花,下地体验采摘乐趣。”后溪村党支部书记施长忠聊起村里的未来规划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