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天湛蓝

今年以来,湖北宜城市委、市政府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敢动真格,收到了良好效果。

宜城市有小石灰窑51座,仅板桥店镇就有45座,这些小石灰窑长期以来无序无证非法开采,石料乱堆乱放,灰尘铺天盖地。

2月22日,打击整治非法违法采矿专项行动现场会在板桥店镇召开,取缔该镇45座石灰窑的战役就此打响。3月2日,随着一声巨响,一座高达50米的烟囱轰然倒下,板桥店镇富贵耐火材料厂石灰窑定向爆破拆除成功,打响了宜城市新春污染防治攻坚“第一枪”。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治理石灰窑的问题上,宜城拿出了魄力,出重拳破题。5月2日,在已拆除29座石灰窑的攻坚时期,部分石灰窑主聚众在现场进行阻扰。宜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兼项目指挥长刘清喜面对石灰窑主斩钉截铁地表示,拆除石灰窑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没有商量的余地。宜城市委、市政府开展污染防治攻坚的决心,震慑了一些心存侥幸的石灰窑主,纷纷主动签订了炸毁石灰窑承诺书。

5月27日,板桥店镇内最后一座石灰窑拆除完成。至此,该镇45座石灰窑全部关停。从首次爆破拆除,到如今的全面肃清,宜城以平均2天拆除1座石灰窑的高速度、大力度,让板桥店镇的天空蓝了起来。

磷石膏是生产高浓度磷复肥时产生的一种工业副产物。2008年开始,地处高速公路出口的雷河镇和平村,因地理优势被化工企业看中,成了磷石膏倾倒场。经过了十多年,这里的磷石膏堆成一座座触目惊心的污染“大山”。

2016年,和平村磷石膏堆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列为群众信访交办件。2017年初,宜城市建成渗滤液收集池解决相关问题,但磷石膏由于积体量大,运输成本高,磷石膏仍然堆积在和平村。

对待磷石膏污染治理问题,宜城市市长严广超态度鲜明,不等不靠,在上级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要求相关部门下决心将压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污染“大山”搬走,还大家一片青山绿水。

今年4月7日开始,宜城市政府先后投入700万元,用时40天,对13万立方米磷石膏堆场进行了降坡、覆膜、覆土、植绿等工作。自此,困扰周边和平、廖河、前锋三村的磷石膏污染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2017年10月25日,宜城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式动工,项目在110天内,完成了预计工期1年的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今年4月,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开发区内的52家企业排放的污水,通过提升泵、沉沙池、消毒池等多道设施的净化,实现达标排放。目前,该污水处理厂设备运行日处理规模达2000吨,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为防止污染,宜城市还相继关停、搬迁了禁养区内的54家养殖户。同时,要求全市饮用水源地、人口集中区、重要水质功能区、自然生态功能区和城市建设规划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

宜城市畜牧兽医局总畜牧兽医师张正军说:“对待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宜城市委、市政府在认识上、措施上、行动上,一年比一年力度大。今年以来,仅书记和市长带队督办、‘回头看’环境治理问题不下4次。”有力的落实带来的是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如今,汉江宜城段常年保持二类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