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金融能量 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为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作为根植县域的金融主力军,安徽怀宁农商银行紧抓机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想方设法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推行扶贫小额信贷

实现全覆盖

怀宁县是农业大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80户,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怀宁农商银行结合县域发展实际情况,以扶贫小额信贷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扶贫攻坚。

按照对象精准、需求精准的原则,怀宁农商银行牵头组建由信贷人员、村扶贫专干组成的工作组进村入户,宣传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政策,将安徽省联社统一制定的小额扶贫政策“明白纸”宣传到户,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实现银行与贫困户“零距离”沟通。

为了让扶贫小额信贷覆盖更多的贫困农户,怀宁农商银行不断完善和简化贷款流程。对申请办理贷款的群众,农商行工作人员一对一进行详细指导,让他们尽可能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快速及时办理贷款手续,保障了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见效。

2017年以来,怀宁农商银行共为6097户贫困户发放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总金额达3.03亿元,实现了县域内行政村全覆盖。

定向服务特色产业

撬动增收杠杆

为定向精准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怀宁农商银行从金融角度提出建议,协助地方政府优化产业发展规划,推进“融资+融智”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依托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结对发展。同时,建立扶持联动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单列专项扶贫信贷资金,对精准扶贫种植养殖加工项目优先发放。

怀宁县这几年大力实施蓝莓发展战略,推进蓝莓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集聚蓝莓企业65家,初步形成了良种繁育、规模种植、休闲采摘、预冷保鲜、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怀宁农商银行看到了蓝莓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显著作用,主动介入,围绕整个产业链全方位进行金融服务。

美林蓝莓产业公司是怀宁蓝莓产业的龙头企业,从公司成立开始,怀宁农商银行就给予不间断的信贷扶持,最近的一笔1000万元贷款又即将到位。在怀宁农商银行大力支持下,美林公司蓝莓种植面积已扩展到1万多亩,帮助周边4700多名村民实现就业,带动了大批农户增收脱贫。

助力自主创业

舞动产业龙头

怀宁农商银行立足服务三农的目标定位,不断改造升级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的制度、流程、产品、渠道,助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支农、惠农为核心,不断加大信贷涉农资金投入,让农业经营户得到了实惠。

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怀宁农商银行以农户小额贷款作为主打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致富信贷支持活动。目前涉农贷款余额53.37亿元,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把支持辖区内农民自主创业作为创新信贷品种的着力点,在原有信贷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贷款新品种,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发展。

安徽张晓毛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靠农商行8万元贷款起步创业的。谈及公司创业史,董事长张晓毛深有感触地说:“从当初单一的特色食品加工,到现在的三个养殖场加两个食品加工厂和综合休闲中心,从当初的年销售额50万元到现在的1亿元销售额,都离不开怀宁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

满足多元化需求

金融服务再升级

为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怀宁农商银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持续推行“阳光信贷、限时办贷、一次性告知”等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便利、更省时、更舒适的服务。针对留守群体普遍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特点,通过上门服务、电话服务等方式,简化程序、缩短流程,快捷高效的为其办理基本金融业务。

依托遍及城乡的服务网络,怀宁农商银行通过“物理网点+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建设,形成立体多元的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乡村发展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同时,不断增强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变被动为主动,推进乡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目前,已设立自助取款点103个,其中95家升级为惠农金融服务室。

怀宁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农户服务“满意度”,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通过“上门宣传、上门营销、上门办业务”的主动服务,不断加深与客户感情,增加客户黏性,培养客户使用农金产品的习惯,让广大农村客户真正认可农商行。

怀宁农商银行董事长余汪明充满信心地说:“围绕‘五大美好安徽’创建及省联社支持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我们将进一步释放‘金融能量’,为推动县域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贡献力量,争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先锋。”

怀宁农商银行董事长余汪明在安徽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调研贾谨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