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贷”创新信贷东至标准

东至县扼守安徽省西南门户,是省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首批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这对于山峦迭起,湖泊河流纵横,地质地貌复杂,“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格局的东至而言,实属不易。

殊荣背后,不得不提辖区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以来提供的强有力金融支撑,其中土生土长的东至农商银行,以特色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脱颖而出。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东至县,调研采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东至农商银行的新实践。

一份信任

结下鱼水深情

5月8日上午九点,正与工人一道搬运秧苗的官港镇北城村种植大户董金亮,见到我们,忙放下手中秧苗,迎了上来。

他说:“前几天下大雨,插秧受到影响,趁着现在不下雨赶赶进度。”

拥有北城烟叶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东至县金亮家庭农场主“双重身份”的董金亮,种植水稻、烟叶,培育苗圃多年,他巧打时间差,收割完烟叶,接着种晚稻。同样一块地,一年有两份收成。

董金亮与东至农商银行有业务往来多年,是忠实客户。最令他自豪的是成为农商行第一笔“劝耕贷”受益者。

2016年,在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会上,董金亮恰巧与东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挨在一起,期间他道出雇人收割烟叶和准备晚稻种植资金不足问题。

让董金亮意想不到的是,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被农商行工作人员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客户经理上门调研后,随即确定“劝耕贷”支持方案。三天后,30万元贷款到账。

董金亮说的“劝耕贷”是由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组合政银担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探索构建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2016年4月,在宿州埇桥区试点。

东至农商银行董事长戴正球敏锐地意识到,这种“资源联手开发、信贷集合加工、风险共同管理、责任比例分担”的“抱团”农业信贷担保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辖区有信用、可成长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融资问题。

经行党委会研究后,东至农商银行立即与省农担对接,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受到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县金融办、县农委等相关部门支持下,2016年6月初东至农商银行与省农担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成功引入并成为全县第一家尝试办理“劝耕贷”业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东至农商银行能够成功引入“劝耕贷”,得益于2015年12月,安徽省农信联社与省农担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为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为省农担、贷款银行、用款经营主体开展信贷担保工作创造的条件。

说起用“劝耕贷”的感受,董金亮侃侃而谈:“纯信用贷款,无需抵押,一次授信审批、用时提款、循环使用、随用随贷、随借随还,贷款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灵活,很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欢迎。我只在农商行有贷款,不仅是因为方便,更重要的是信任。”

与客户结下“鱼水情”非一日之功。从最初的农信社到农合行,再到如今的东至农商银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不曾动摇。坚持做小、做散、做优,把信贷投放主要精力放在涉农和小微企业等客户群体上,着力提高农贷和小微贷资产占比。今年以来,全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达19.66亿元,全部投向涉农和小微企业。

一次探索

着眼惠农制高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劝耕贷”引进后,东至县委、县政府,乡镇农村基层组织、东至农商银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相关社会服务组织共同以《东至县农业将信贷担保“劝耕贷”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总纲,围绕建档立卡、银行尽调、乡镇公示、签约放款、跟踪服务、风险防控、奖惩机制、机构建设、优化乡村治理等环节,建立健全了管理流程、实施细则、评价机制,初步形成“劝耕贷”推行标准,被业内称为“东至标准”。

安徽省农担公司董事长叶斌对此评价,东至县在实践中对“劝耕贷”设计机理理解最准确、推行最到位、效果最显著。

“东至标准”受到安徽省政府表彰,正向全国推广。截至目前,全国有6个省份的30多个县组团到东至考察“劝耕贷”业务。有了统一标准,东至农商银行将此作为服务县域经济新的突破口,在辖区加速推进“劝耕贷”业务。

放弃上海年薪几十万元工作回乡创业的刘明心,是“劝耕贷”受益者。

2014年11月,刘明心返乡搞起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农家乐休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模式开发。2016年,农场扩建急需资金,通过“劝耕贷”从东至农商银行得到10万元贷款。现在农场发展到200多亩,已建成万羽土鸡园、生态葡萄园、休闲农家乐等。

他说,模式很受欢迎,但由于资金不足,接待能力跟不上,已向农商行提交了增加50万元贷款的申请。“劝耕贷”贷款方便,符合“有信用、有规模、有经验、有效益、有主业、有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可申请。

东至县周氏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启忠亦有同感,去年水稻种植、购买无人机的资金不足,经过“评级、授信、用信”相关程序后,得到30万元贷款。有了无人机,每天可以喷洒农药600~800亩。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降下来了,收益更高了。

“‘劝耕贷’构建了一种信贷新模式,它以诚信作为衡量信贷准入的主要标准。”东至农商银行副行长陈礼明如是说。

一种责任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安徽省升金湖绿野现代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东至县绿野生态农庄负责人唐振武,对此感触颇深。

2016年7月4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将农庄已经见效益的葡萄树、桃树浸泡了17天,快要上市的蔬菜被泡坏,鱼虾螃蟹全跑掉。

毁灭性的破坏,让农庄损失了3000多万元。唐振武说:“项目运作时,效益不错,大家都很看好,融资没怎么操心。大水过后,融资没了,银行贷款不敢想象,重新开始难啊!”

绝望时,东至县委、县政府组织银行、受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公司,共同商讨扶持对策。

参会的东至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进行了实地调研,决定通过“劝耕贷”提供200万元信贷支持。

贷款注入了希望,唐振武重整旗鼓,先种植收益快的蔬菜和水稻。经过两年调整,农庄基本恢复到遭遇大水前的状态。2016年,农庄被安徽省旅游局评为五星级农家乐;2017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唐振武常对人说,别人是锦上添花,农商行是雪中送炭。

2017年7月初的那场洪灾就是证明。“洪灾过后,全行利用‘劝耕贷’,为28户受灾种粮大户发放了359万元贷款。”东至农商银行行长姚国胜介绍。

在提高“劝耕贷”精准度上,东至农商银行专门设立“劝耕贷”经营业务办公室,由专人负责业务实施、推进,与省农担对接,进行业务沟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客户群体,细化操作流程,为政银担分工协作提供便利。组织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开展业务培训,邀请省农担分片项目经理现场授课答疑,确保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劝耕贷”。

在推广“劝耕贷”过程中,东至农商银行还利用“易贷卡”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牵线搭桥,提供原料采购、农机服务、产品销售等交互式增值服务。

从2016年引进到今年3月初,东至辖区的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东至农商银行、九华农商银行东至支行、东至县扬子村镇银行等银行,共办理“劝耕贷”业务550户,发放贷款2亿元,户均36.3万元。全县15个乡镇相继为新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建档立卡,有1325户获得“融资身份证”,被纳入信贷服务数据库。

其中,东至农商银行投放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且无一笔不良贷款。截至今年3月末,累计上报获批“劝耕贷”业务276户,累计发放“劝耕贷”贷款740笔、金额11811.2万元,带动263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增收。其中85户是首次获得贷款,金额6933万元。

戴正球对记者说:“‘劝耕贷’重塑了一个理念,打破了银行传统的‘抵押优先、避险为王’观念。构建了‘成长优先、信用为王’的新思路。在引导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树立诚信观念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也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一个组合

金融套餐彰显活力

东至县客户群体多层性十分明显,这给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更有效地满足客户多层次、多元化信贷需求?东至农商银行的做法是以“劝耕贷”为蓝本,对农户、公职人员、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群体进行分类,推出“诚易贷”“薪易贷”“商易贷”“税易贷”等系列信贷产品。针对高校贫困生、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一般贫困户推出“助学贷”“道德贷”和“扶贫贷”。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新产品“订单贷”,也很受客户欢迎。

胜利镇有100多家个体工商户,去年授信79户、1596万元。做烟酒批发生意的朱满旺说,批发生意对流动资金需求比较大,有了“商易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的最高授信额度是50万元,随用随还。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装有十几家银行U盾的袋子,“这些都‘下岗了’,存款、转账、贷款、还款、消费用农商行手机银行就搞定,方便得很。”

热情的朱满旺演示给记者看,将农商行的“易贷卡”与安徽农信手机银行绑定操作。打开手机银行,找到“我的界面”,点开“我的贷款”,出来“放款和还款”,填写金额,输入交易密码。贷款最低额度5000元,以1000元为基数增加。

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记录显示,朱满旺当天付款用了21万元。

支付结算渠道通畅,与东至农商银行建立大数据平台,拓展电子银行业务等推出的系列举措分不开。全行重点推进电子银行“221”工程,即抢占手机银行及“金农信e付”流量入口,做优“社区e银行”和“金农信e贷”平台,建好“金农信e家”这一线下综合服务支点。如今,全行已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服务网络,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到80%以上。

风险防控是金融机构不能忽视的问题。东至农商银行为此进一步完善优化了《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统一授信管理办法》《集团客户及关联企业统一授信管理办法》《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各支行及相关部门,对所有贷款严格授信审查,严把授信审查关口;进一步规范授信业务操作,提高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将风险控制到最低点。

“专注三农、服务县域”,东至农商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其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先后获得“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省A级纳税信用等级”“金融企业支持地方发展突出贡献单位”“中国服务县域经济领军银行”等荣誉和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