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云南省会泽县着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力求环保与发展双赢。
拥有专用放牧场228万亩、人工草山10余万亩的丰富生态资源,2017年实现畜牧业产值、畜牧业收入分别达44.96亿元、38.20亿元,会泽县畜牧产业发展劲头强势。同时,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遭人为破坏,草场现不同程度退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技术与规模不够成熟,会泽也面临着人、草、畜三者之间严峻的环保矛盾。
结合2017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整体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理念与政策,会泽将实行“四个加快”:加快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新型农牧业发展格局,落实好“粮改饲”建设任务,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加快培育饲草料收贮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销售企业,探索建立优质饲草料规模化、商品化利用模式;加快推进古城青云、驾车钢厂、五星石龙等温氏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推广;加快生猪饲养从限制发展区向潜力增长区转移,加快家禽饲养在林下地区加快布局,总体上调整优化生猪、肉牛、肉羊养殖布局。
从资源环境看,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会泽在治理路径上,以农牧结合、循环利用为主体,解决畜禽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对此,会泽县提出“三个全面”。
全面完成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项目,完成建设和完善216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工程任务,使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构建畜牧业布局合理、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种养循环发展机制,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全面推进温氏生猪一体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种猪场、饲料加工厂和家庭农场的建设,全面完成30个家庭农场建设任务;
全面推进落实好国家“粮改饲”补贴项目、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退牧还草工程项目、中央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以及生猪调出大县、山地鸡等各项涉农惠农项目,确保实施一个见效一个。
今年,会泽保持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退牧还草工程、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和粮改饲试点县等项目,坚持科学治理退化草原,坚持草原法律宣传和咨询,继续扎实推进对草原管护的相关工作。
加强草原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重点针对非法征占用草原、非法开垦草原、违反禁牧和草畜平衡规定、滥采乱挖草原野生植被等行为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征占用审核管理,结合大美草原守护行动的开展,对旅游、风电、光伏、公路、水利、开矿等建设征占用草原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开展最美草管员“寻找行动”,挖掘选出一批扎根一线、服务草原、无私奉献的基层草原干部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