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重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襄阳市围绕“以科技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主题,介绍了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
襄阳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有3个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入围工信部全国40个重点联系的工业城市。工业是襄阳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支撑。2017年襄阳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96.4亿元,占GDP比重22.05%,占比位居湖北全省第一,比2013年提高4.54个百分点。
襄阳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从高新技术企业的储备、申报等各个环节,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并给予资金补助,激发企业的积极性。2017年,该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8家,居湖北省第二位,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这408家企业2017年投入研发费用共计47.91亿元,连续三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7%以上。此外,襄阳市着力挖掘有高新技术产品的“非高”企业,指导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备案。2017年,共组织126家企业的197个产品申报高新技术产品备案,其中88%企业和82%的产品通过了备案。
襄阳重视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以来该市技改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同比增长51.1%,2018年1-4月同比增长70.5%,实施1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589个、竣工投产253个。两年的努力成功地使襄阳市成为了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另一方面,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坚持“一业一策”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建成了新能源汽车、军民结合、再生资源利用三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7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3.2%。
通过认真落实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仅2017年一年,襄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就分别达到了4.05亿元和8.44亿元。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服务合同享受增值税减免1.2亿元。襄阳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有效地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