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韩西红柿 稳赚惠三方

走进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南韩村,最引人注目的是连片的温室大棚,进入其中,温湿的空气扑面而来,满棚的西红柿藤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西红柿,非常惹人喜爱。

长沟镇有葡萄、西红柿两大特色产业,葡萄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韩西红柿是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经过多方调研,该镇决定振兴乡村就从大棚西红柿搞突破。目前,三韩大棚西红柿基地已发展成鲁西南最大的生产、批发、销售基地,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在长沟镇党委、镇政府大力支持下,南韩村、中韩村、北韩村成立了三韩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三韩村“两委”配合开发公司登门入户,苦口婆心给农户算对比账,做通了农户的工作,在大棚基地西南,成功流转土地120亩,用于西红柿大棚建设。同时,该镇积极争取到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300余万元,并设立专门账户,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无论是园区道路建设,还是大棚建设全部实施公开招标,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21个高标准日光大棚拔地而起。为了让建好的大棚产出最大效益,该镇立足长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引领种植户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走高档果蔬的路子。

济宁市科技人才何伯洪介绍,大棚内采取的是无土栽培,用黑白膜与土壤隔离,栽培基是从印度引进的椰糠,肥料是从韩国引进的生物益生菌,配以矿物质,按需分配。从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机滴灌技术,能保证所有的滴点每分钟的出水量是1升,这一技术的运用,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避免了以往因棚内湿度大,经常放风造成的裂果、畸形果;这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运用能充分保证西红柿的品质,含糖量提高3个点,产量提高20%以上,保证绿色、无公害,生产出的果实能与以色列生产西红柿比美。此外,引进荷兰科伯特雄蜜蜂授粉,既解决了繁重的人工激素授粉,又提高了西红柿的品质;架设了比蚊帐还细的防虫网,杜绝了外来虫害侵袭。

谈到为何来长沟创业,何伯洪说:“我们的科研成果不少,但用到生产实践中的不多,关键是先进技术待嫁闺中,应用推广跟不上,现在有国家振兴乡村好的政策,长沟镇党委、镇政府真心、诚心给创业者创造的宽松环境,及三韩大棚西红柿的知名度,加上自己的先进管理技术有机结合,一定能成功。”

长沟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勇说:“西红柿创新种植,是一箭三雕的共赢。”长沟镇正在实践的先进栽培技术+社会资金+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模式实现了“三个稳赚不赔”,一是土地流转户稳赚不赔,每年的9月,每亩1200元的承包费准时打到流转户卡上;二是村集体稳赚不赔,承包户先交租金再生产,每一个棚每年11000元的资金,按时打到三韩集体经济指定的账户上,三韩村集体每年收租金近30万元;三是承包商稳赚不赔。

因为有三韩西红柿的知名度和全国成熟的市场,长沟镇下一步将依托任城区长沟镇瓜果蔬菜协会,通过举办乡村休闲游和“西红柿采摘节”,开展田园漫步、果实采摘、趣味课堂等活动,吸引游客走进田间,感受农村新面貌,带动农产品产业发展。同时,由大学生村官牵头搭建村官超市暨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依托微信、微商等网络优势,建立线上产品推广、线下全城派送的网购销售模式,走三韩西红柿高端品牌化之路。另外,还将通过与超市等团体进行结对共建,以直接、间接的方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搭建直销平台,增加集体积累促进农民增收。

张勇说:“这一乡村振兴的模式已初见成效,长沟镇已决定明年把这一模式拓展到葡萄种植上,在全镇推广,促进更广阔的乡村经济振兴,带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