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济绕着庭院做

5月23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镇八匹马集市,一箱箱新鲜蔬菜被统一装车运往该市市区的蔬菜批发市场,哈克村首次将村民自家庭院种植的蔬菜集中销往外地。

今年,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乌尔禾区乌尔禾镇哈克村工作队立足该村实际,聚焦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帮助村民规划庭院、合理分配区域、选择优良种植品种,引导村民发展多元化庭院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促进村容村貌更加和谐美丽。

哈克村主要以蒙古族村民为主,家庭收入主要依靠放牧,生产生活方式较为单一,家中的庭院多数处于闲置状态,或者只种植了苜蓿、玉米等用以喂养牲畜,大部分村民对于发展庭院经济的意识淡薄。如何让村民的院子绿起来,告别过去“等靠要”的思想,成了摆在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工作队与村“两委”的商议,最终决定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庭院经济,让每家每户在庭院中种上蔬菜,让院子真正“活起来”。

工作队先行与农牧局专家一道对各家土地的亩数、土壤种类进行摸底,个性化地为村民合理规划种植。为了彻底打消村民的顾虑,工作队与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好宣传,鼓励村民以现有庭院为主,选择易种植、好销售、性价比高的蔬菜品种,既不为村民增添额外负担,同时有效提高长期闲置土地的利用率。除了做好蔬菜种植的准备,家禽养殖也是庭院经济的一部分。工作队为村里52名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20只黑羽鸡鸡苗,通过这种投资小、周期短的生产方式,鼓励老人足不出户发展家禽养殖。

今年春耕前,工作队与服务基层干部利用一周时间,对村里的全部渠道进行摸排检查和清理疏通,解决了村民家中浇水难的问题。部分村民家中的土地因为长期闲置,杂草丛生,工作队也会第一时间入户帮助将杂草清理干净。按照“一户一干部”的要求,工作队为每户安排一名干部共同种植。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农活,干部们克服困难,从最基础的翻地、浇水开始学起。工作队还协调农牧专家,利用农牧民夜校为干部和村民们共同授课,集中讲授种植培育知识和注意事项,力争让每个家庭都有好收成。

在工作队和包户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都有了干劲,纷纷在院子里开始种植蔬菜。村民田启山说:“今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家里3亩地都种上了菜,干部们跟我一起播种、翻地、浇水,真是帮了大忙。”原来田启山家中有3亩地,因为只有老俩口在家,以前所有精力只能投入到一半土地上,平日里种些韭菜、菠菜和小葱。目前,哈克村的庭院种植已初步形成规模,加入到庭院经济队伍当中的家庭已占总数的95%以上。种植较为集中的品种有辣椒、西红柿等,部分家庭则选择种植南瓜、黄瓜等作物。

为了让村民家中的蔬菜顺利出售,工作队与乌尔禾镇政府积极对接,确保在蔬菜成熟前确定销售渠道。工作队与销售负责人专门成立了“庭院经济销售服务群”,主要为周边单位食堂提供蔬菜。每天上午,工作队都能在微信中收到第二天可出售的蔬菜品种,工作队再通知村民及时收菜。由于食堂需求有限,这种零散式的销售方式每日供应的菜品数量不多,容易造成积压。如何大批量的销售蔬菜,成了摆在工作队面前的第二道难题。

作为工作队的派出单位,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经过与多方协调,最终打通了克拉玛依市区到乌尔禾镇的销售渠道,村民自家庭院种的菜可以集中销往克拉玛依市中心菜市场,彻底解决了大批量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哈克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买买提·尤里瓦斯说:“昔日家里的闲置土地,如今变成了一个个‘聚宝盆’。作为驻村工作队,就是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在‘小庭院’上做好增收致富‘大文章’,积极引导村民做好庭院种植,在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基础上美化庭院环境,切切实实为村民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