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高地迸发虹吸效应

金融资本的磁铁效应目前已使内乡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内乡跑姿”,仅该县产业集聚区内就已催生了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等六大工业板块,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也进入了加速度。

创新金融手段。该县主要领导清醒地意识到,内乡要想在区域竞争中实现突破,就必须把金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方位激发金融活力,领先一步就会引发“酵母效应”。为此,内乡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及招商证券总部合作,编制“内乡金融扶贫与发展三年行动”规划;将上市专项奖补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凡是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均有对应的奖励,如对首次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奖励等;谋划的9个PPP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默河治理、贫困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项目已落地实施;实施的“凤凰计划”紧抓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吸引金冠电气迁入内乡,仙鹤股份将于近日登陆上海主板上市,10家后备上市企业发展良好,牧原公司向市值3000亿的新五年目标迈进;蚂蚁金服等项目落户内乡,已使5500人累计获得5400万元信用贷款;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内乡先后组建了控投、房投等7家公司,形成“五投两发”的政府性投融资体系;政府主导改制后的县农商银行创新开发了“聚爱扶贫贷”“内乡快贷”APP等产品,该行挂牌开业以来,已成为助推内乡经济腾飞的主力银行。

创新合作机制。4年来,内乡先后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等12家省市级分行签订5年总投资136亿元的银政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金融机构在企业贷款审批投放、银行新产品新服务先行先试、在信贷资源有限情况下优先满足内乡企业正当合理的融资需求;利用浦银产业投资基金,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产业投资基金,参与牧原公司等优势企业发展,共享成长红利;在脱贫攻坚中,运用“5+”模式,利用12亿元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10亿元国开行扶贫贷款等,实施了养殖等5个全覆盖,可使该县1.5万贫困户今年实现整体脱贫。

创新金融生态。内乡对政府控股的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增资扩股,使其担保能力达到10亿元;与建行合作开展助保贷业务,与中原银行、邮储银行合作,建立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助担保贷款基金,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已累计帮助银行现金清收不良贷款8000多万元,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盘活清收不良贷款等资产近3亿元;政府主导建立诚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了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黑名单;坚决打击金融诈骗等行为,在政府管辖范围内设置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