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乐动林墩水上运动中心,溪水清澈湛蓝,微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皮划艇在水面往来穿梭,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山水之间……站在观景平台建设工地上,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工业区石横村党总支书记林煜雄感慨地说:“六年前,这里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全是石板材厂的废渣。”
林墩工业区的蜕变,始于一场全域水环境治理。作为闽南地区曾经著名的石板材加工集散地,轰鸣的机械、堆积的石料让这里的河道沦为“工业下水道”,水质长期处于劣V类。
2019年,随着产业关停,林墩工业区开启了“生态重塑”之路:引进环保企业,年消化80万吨废石渣;关停27处散养畜禽场,清理生猪524头、生鸭1.5万羽;投入1800万元建成山水林田湖草智慧指挥中心,布设3个水质监测站、16个河道摄像头,实现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实时预警,污染事件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河道清淤、驳岸修整、污水截流……经过多年治理,林墩工业区43公里主河道重现清澈。“如今,林墩的水质已从劣V类提升至II类水,某些时段甚至达到一类标准。”林墩办事处干事王悦涛介绍。
水清了,如何让水“活”起来?2023年,石横村、美宫村、江都村、林溪村、乔美村五村“握指成拳”,成立“五朵金花”联村党委,依托优质水环境,以赛事为媒,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径。
2024年1月,“五朵金花”联村党委在石横村建成福建省船艇运动协会首个重要项目推广基地——乐动林墩水上运动中心。同年4月,这里成功举办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船艇运动锦标赛。
“赛事带来的人流,直接拉动了周边消费。”林煜雄回忆说,依托赛事引流,林墩串联起民宿、餐饮、农特产销售,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配套消费突破2000万元。
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游客体验皮划艇、桨板的“网红打卡地”。然而,热闹的背后,“五朵金花”联村党委仍在不断优化提升。在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船艇运动锦标赛期间,他们发现无人机拍摄缺乏起飞场地、裁判及教练视线易受遮挡、专业艇具周转存放空间不足等问题。为此,今年石横营地新建了双层观景平台及艇具周转场,为5月即将举办的船艇赛事做好准备。
除了承接高级别赛事,“五朵金花”联村党委还计划举办村级赛事,提升居民对船艇运动的认知,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目前,我们对接厦门高端酒店资源及多家旅行社,力争让‘赛事流量’转化为‘长期留量’。”林煜雄表示。
乐动林墩水上运动中心石横营地的成功,也让周边村落看到了“水经济”的潜力。沿溪上行10公里,便来到位于石横村上游的美宫营地。放眼望去,鱼鳞水坝波光潋滟,深水区电动游船穿梭往来,河岸旁游客漫步赏景。
2024年12月,美宫村启动营地提升工程,深挖水资源潜力,兴于水而不止于水。美宫村计划将水域划分为三段,打造“水陆共生”的休闲经济模式:深水区引入游船观光,浅水区开放皮划艇与竹筏漂流,亲水区的鱼鳞坝则改造成亲水茶座区,两岸同步设置餐车与摊位。
今年年初,美宫营地新增“电动游船”项目,春节期间正式营业,吸引了众多村民体验。美宫村党总支委员黄诗华说:“大年初一至初四,短短4天收入近2万元,成为产业转型后美宫村的首笔经营性村财收入。”
初战告捷后,美宫村加速推进三段区域改造,计划借5月赛事客流,打响夏日戏水“第一枪”。此外,美宫村还申请了“自然水域生态放养观赏鱼试验基地”项目,通过放养草鱼、白鲢等净水鱼种,兼顾生态与观赏价值,打造水清鱼跃的生态景观。
依托潺潺碧水,林墩办事处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引导各村盘活资源,精准对接不同人群需求,沿溪打造多样化旅游项目,让生态“绿水”真正成为发展“活水”。林墩办事处党委副书记蔡勇祯表示,下一步,将在强化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深挖水经济潜力,完善水上运动中心配套,积极引进重大体育赛事,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和“经济增量”,奋力谱写“乐动林墩康养小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陈玉师 郑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