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上午,为迎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与首个全国科普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2025科技创造健康生活”为主题,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农学会主办,吸引南京多所中小学研学团、媒体小记者及上万名市民参与,让高精尖农业科技走出实验室,与百姓生活零距离接触。
成果展示区是此次开放日的“科技窗口”,来自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省级农业科学院的高精尖技术和创新成果光彩夺目,引得市民们纷纷驻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专业所和农区所的摊位上展陈了香味扑鼻的南粳系列米饭、散发自然清香的柠檬草香包、肉质鲜嫩的风味烧鸡、迷你可口的西瓜、四青作物和扬麦系列产品等,每一件展品都是从实验室走向农业产业的生动实践。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普场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草莓资源圃里,从栽培种到珍稀野生种齐全,“宁玉”“宁丰”等优质品种的选育故事引人入胜;千平蝴蝶馆复刻生态环境,翩飞的蝴蝶让市民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都市馆内,水稻、葡萄与各类菌菇、蔬菜种质资源,勾勒出都市农业新图景……
现代化智慧农业场景更让市民大开眼界。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滴灌,虫情监测设备实时预警,无人机巡田、大闸蟹智慧养殖、植物工厂等科技设施,展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在“基因银行”江苏省种质资源库,超5万份种质资源在此“安家”,专家手持种子实物,向观众讲述种质“芯片”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故事。智能装备区域,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耕作机械、播种农具、收割设备等“田间大家伙”,对农业机械产生浓厚兴趣。
产品产销区的“匠心农品·特色优选会”热闹非凡,“苏农科”系列产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企业科技农产品,以及省绿色食品协会、省委驻灌云县乡村振兴工作队推荐的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齐聚。
此次开放日全景呈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绿色、优质、安全、健康领域的阶段性成果,以科普、体验、展销融合的形式,打造了一场农业科技“丰收庆典”,让科技成果装进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本报记者 张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