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鼓足勇气,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放大 缩小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防控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在中华民族复兴即将实现新跨越的关键节点,今年的全国两会尽管延期召开,但仍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意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勇气和决心。

2019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依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及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防范重大风险稳如磐石、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绿水青山质量更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要素配置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形成,自由贸易区扩容加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快车道;民生关切得到妥善解决和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2020年,如何实现“一个不能少”的脱贫目标、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去年年底,中央政治局召开研究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的会议,指出要化压力为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收官2020年工作目标。会议明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百年追梦。全体人民要一道迈入小康,就必须要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真正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民生,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地各级政府要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引导撬动市场资源和社会力量,发挥市场供给的灵活性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新发展理念引领。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城乡全面发展,努力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聚焦提升高质量发展,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供给质量与需求结构升级更好地匹配,要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释放经济活力、改善经济效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三农”短板是关键中的关键。中央持续反复强调“三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必须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巩固“三农”发展持续向好形势。

党中央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高质量脱贫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中央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还要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监测和帮扶。2020年时间近半,任务依然艰巨。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两会重要时刻,尤须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实干精神,就一定能够汇聚起人民的力量,攻坚克难。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