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大力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放大 缩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乡村环境面广、点多、污染源复杂,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

推进农业生态转型,促进乡村绿色生产。农业污染是面源污染,治理尤其有难度。可行路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改变原来农业靠农药、化肥增产增收的生产方式,遵循当前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导向,通过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含量化、生态化种养等方式,积极建设生态、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绿色生产力。在畜禽饲养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加强监督,引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备粪便处理设施,提高粪便处理和治污水平能力,坚决避免畜禽粪便等污物直排入沟、入地、入江、入河、入海,以免造成污染。

实施借力引才工程,助推乡村绿色发展。实施借力工程,通过政府向企业或社会购买环保服务的方式,整合社会治理技术,借助社会力量提高乡村环境治理能力。实施引才工程,结合目前乡村人才振兴工程体系的建设,构建外引内培的环境治理人才入乡进村体系。采用技术咨询、荣誉外聘、授课咨询等方式为环境治理柔性提供技术人才支持;落实高校环境管理类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引导其入职基层环境职能部门,完善基层部门人才结构;建立“经济待遇+政治待遇”的环境人才吸引机制,引导各类型环境治理专业人才入乡进村。

构建多元投入格局,推动乡村绿色成长。资金投入是生态环境治理的“血液”,需要多措并举,构建多元投入格局。整合政府在政策调配方面的优势,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贷款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或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生态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营中,以政府有限的力量撬动社会无限的能量,不断拓宽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资金来源。开放农民自主治污,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及相关产业的权限。在符合环保及相关部门规定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绿色创业,如开发部分受污景点或自主打造特色产业,努力实现治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三赢”。

加强政府生态监管,提升乡村绿色治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政府对乡村生产、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监管。积极推动乡村生态监管垂管化和下沉化,确保监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转变理念,开放监管结构,发动群众力量参与环境监管,壮大监管队伍;完善乡村建设监管依据,明确问题处理机制,让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有据可依,有法可靠。同时,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监管目的是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不能缓、不能松,必须坚持铁腕治污,在乡村形成不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整体氛围。

唐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