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商业银行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放大 缩小

绿色供应链金融融合了绿色金融、绿色供应链和供应链金融的理念,有助于为“双碳”目标下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转型发展、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需要,更是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的绿色供应链金融实践探索方面较为领先,更多强调“绿色供应链”概念,对产业链上的企业以绿色标准要求,是“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模式,侧重于产业端。

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实践更偏向于“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组合,侧重于金融端,主要包括能效融资、节能设备买方融资、“三废”治理等。国内部分银行已开启绿色供应链金融创新探索,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产业为出发点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从区域产业结构出发,就重点行业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推动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二是综合运用传统融资工具引入产业链中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即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加入绿色考核因素,以此引导资金向绿色领域倾斜。三是基于绿色供应链金融底层资产拓展衍生产品。由绿色信贷向绿色资产证券化(ABS)、绿色债券等领域拓展,形成“产业端绿色发展-银行端绿色信贷-投资端绿色债券”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面临重大机遇:产业链供应链绿色转型提供了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空间;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完善拓展了绿色供应链金融需求;绿色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拓展银行获客渠道。同时,也面临不小挑战: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有待统一;绿色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缺乏。

为此,笔者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提出如下策略建议。

第一,制定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目标和规划。商业银行应将绿色金融纳入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配套的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办法,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积极培养碳中和、绿色供应链、绿色供应链金融等专业人才队伍。

第二,构建特色化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银行绿色供应链金融布局既要拓展低碳能源产业链,也要延伸绿色低碳产业链范围,如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等新型绿色产业链。同时,通过布局绿色低碳产业链,深入分析绿色产业链细分领域,制定针对性的业务开发策略,打造特色绿色低碳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另外,构建基于绿色产业链的金融生态场景,打造涵盖账户管理、融资、理财、支付结算等功能的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建立跨产业链的定制化绿色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第三,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通过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与产业端企业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开放共享,畅通传导路径,提高信息流通和资金融通效率。加大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在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融资等基本供应链产品的基础上,探索碳金融、碳排放权、碳汇收益权等融资模式。

第四,强化绿色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应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弱周期行业;在备选行业中选择经营状况良好、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同时,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实现动态风险管理,强化贸易背景真实性和企业绿色生产审核,监督信贷资金用途的合规性,保证还款来源的可靠性,确保风险缓释措施的有效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风控。

第五,共建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搭建多方参与的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整合环保部门、供应链、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多方绿色数据,完善开放共享的绿色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绿色信息的及时性、权威性、准确性。银行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合作,建立绿色设计、采购、生产、消费、回收的全链条绿色资源平台,提供全流程融资融智服务。此外,还要加强与产业基金、保险等机构合作,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和市场化风险共担机制,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张若曦 张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