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粮食收储经营者本报记者 谢元辉摄
成武县粮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成武县天宫庙镇,主要经营粮食购销、储存。
成武县粮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胜玉介绍,从事购销小麦、玉米30多年。之前因为购销粮食资金不足,与山东成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武农商银行”)建立信贷关系,最初贷款30万元,随着收购规模扩大,对资金需求不断提高,现在授信额度提高到980万元,购销粮食资金有保障。
考虑到辖内像李胜玉一样的经营主体较多,成武农商银行近年来结合“四张清单”和驻点办公等工作,扎实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通过强化分层分类分群营销服务,弘扬“大脚板”作风等一揽子举措,将更多金融“活水”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环节。
深入基层 强化一线服务
围绕当地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的要求,成武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将驻点办公、“四张清单”营销对接与重点行业客群营销工作紧密结合,加大基层走访力度,推动服务持续下沉。
山东薯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成武县苟村集镇刘海村刘海多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是一家以烤红薯为主的招商引资企业,也是返乡创业企业。
山东薯源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桂平介绍,烤红薯项目是回来后上的新项目,前期建厂房、买设备、买原料投入资金较大,致使流动资金紧张,上门走访的成武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提供的50万元贷款帮了大忙,目前授信额度是200万元,流动资金相对充足。
针对辖内产业较多的实际,成武农商银行强化“领导为员工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由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带队深入一线调研,收集掌握各乡镇特色产业种类、产值规模、季节性用款需求等,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信贷支持。
同时,成武农商银行坚持全行上下“一盘棋”,领导班子成员担负重点行业客群营销“领办”责任;帮包部室与帮包支行同调研、同分析,摸清客群规模特点、客户清单底数、客户需求等,根据需求定制服务。
一户一策 支持特色产业
成武县党集镇种植加工辣椒有30多年历史。许崇勋是党集镇郑庄行政村前许堂村村民,收购、加工辣椒10多年。
许崇勋介绍,之前个人单干,后来牵头成立成武县湘许果蔬专业合作社带领合作社社员一起干。2020年收购辣椒关键时期资金不足,在成武农商银行申请50万元贷款,有了资金支持,收购和加工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贷款额度提高到240万元,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到种植和加工辣椒行列。
围绕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成武农商银行扎实推进“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深入研究农户种养规模、年限、产能等情况,把“解决问题、提升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分析研究后,将瓜果、蔬菜等特色产业纳入重点行业营销服务范围,坚持“一户一策”“一企一策”,因地制宜确定授信期限和额度,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成武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智慧营销系统优势,并将线上与线下服务结合,将产品和服务进行组合,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和上门服务,让营销更精准、服务更有效,全力破除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融资的痛点和难点。
上下联动 扩大惠农范围
张发领是成武县九女集镇鹿楼村村民,大学毕业后决定投身“三农”事业。经多方考察,2021年张发领将目光瞄向鸡枞菌种植,起初只尝试种植一个大棚,当年回本且盈利。经过几年摸索,张发领的鸡枞菌种植技术逐步成熟。
后来,通过成武农商银行驻村第一书记引导,张发领回乡创业,眼见市场对鸡枞菌需求增加,可是手头资金紧张,关键时刻成武农商银行提供30万元信贷支持,如今种植大棚已经发展到6个,还带动7户种植户,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在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中,成武农商银行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要求,充分发挥“班子成员+部门总经理+支行行长”重点行业客户营销机制作用,深入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聚焦种养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经营者等客户群体,探索专属服务模式,提供更有效的信贷支持。
同时,成武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网点优势、人数优势、群众优势,主动与辖内乡镇(街道)开展政银村企对接会,搭建起与乡镇政府、村两委、客户之间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与种养大户、商户代表、小微企业代表等客户群信贷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扩大服务覆盖面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受到广泛好评。
本报记者 谢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