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新闻导航

护漓江生态 兴阳朔文旅

——农行桂林分行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绿色发展
2025年11月27日 版次:09

今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桂林分行”)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有力保障了绿色生态建设、绿色城市建设。截至10月31日,农行桂林分行各项贷款余额522.90亿元,较年初增加24.32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余额78.03亿元,较上年增加11.81亿元。

防洪修复两相宜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名片”。相思江是漓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桂北暴雨中心,雨量充沛、水网密布,但防洪排涝系统较为薄弱,因此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被提上日程。该工程以水利工程为主线,覆盖了防洪排涝、水系连通、生态修复、文化旅游等27个子项目,但项目总投资金额较大,项目业主无法以自有资金开展建设。

了解到相思江项目的需求后,农行桂林分行党委班子成员主动对接拜访项目业主、水利局等单位和相关部门,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融资需求,并多次向上级行汇报争取支持,为项目融资筑牢了基础。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农行桂林分行提出运用“项目前期贷”创新品种的方案,并及时向自治区分行沟通汇报,上下联动、前后台平行作业实现快速获批。截至10月底,农行桂林分行已累计向项目发放贷款金额7.5亿元。

风电建设规模化

风电产业是桂林市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柱,自2011年广西首个高山风电场在桂林并网运行以来,风电产业发展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农行桂林分行于2011年向风电企业投放广西首笔风电贷款,此后多年不遗余力地满足风电企业用款需求。截至目前,农行桂林分行累计投放风电贷款86.55亿元,支持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发电集团在桂林子公司的风电项目建设。

截至2024年年末,桂林市的风电建设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建成灵川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8个县区风电场34个,实际投产约1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亿千瓦时。其中,农行桂林分行支持了8个县区风电场23个。

竹筏焕新迎客来

以前,贯穿阳朔县经典美景的漓江、遇龙河上的载客工具,除了从桂林到阳朔的由旅游龙头公司经营的大游船外,都是村民为生意和生计自发使用的打鱼的竹筏。为了多赚钱,有些村民还将竹筏装上柴油发动机,跑得快、载客多。随着游客日益增加,这些运营者见客就拉、互相争客成了常态,为拉客打架现象也时有发生。

2021年开始,政府多次组织村民、村干部进行会商,最终成立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由村民入股,对漓江流经的兴坪镇沿岸1000多条竹筏的运营者开展专业培训,要求其获取资质,并进行集中管理。2022年年底,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阳朔县支行(以下简称“农行阳朔县支行”)发放540多万元支持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统一、规范经营,发展适合于浅水道、较短途的精致竹筏游。为减少污染,以前的竹筏改成可靠耐用不易腐朽的PVC管,动力也由柴油改成电瓶。漓江流经的兴坪镇、阳朔镇的渔民通过公司的竹筏,成为持证运营的竹筏驾驶员、旅游从业人员。

为进一步净化阳朔碧水蓝天,农行还发放贷款,支持阳朔建设326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人居环境大提升

随着旅游人数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问题也愈发突出,对阳朔冠绝天下的风景造成威胁。

经过深入考察调研,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看中阳朔这块生活固废垃圾无害处理“风水宝地”,拟在阳朔设厂,这与农行的绿色经营理念不谋而合。2019年以来,农行阳朔县支行发放3.6亿元项目贷款,大力支持在阳朔建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将阳朔县及周边县市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如今阳朔县深能环保有限公司实现“建一座工厂,还一个公园”,完成从单一电厂到产、学、宣、研、游“五位一体”综合体蜕变。农行也给予阳朔县深能环保有限公司较低利率、较长期限的贷款,大大减轻了企业经营压力。

在农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2024年阳朔县接待游客23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333亿元,文旅强县强势凸显。而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农业银行正以实际行动,为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本报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伍文悄 江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