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中国县域经济报作为经济日报社的组成部分,专注报道县域经济,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宣传、解读县域经济相关政策、报道县域经济发展成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讲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是中国县域经济报的主责主业和使命担当。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牢记职责使命,深耕广袤的县域经济沃土,创新县域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


欲人一管墨,己须一桶墨!作为县域报人,首先要努力学习,练好内功,成为县域经济的行家。习近平经济思想特别是有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党和国家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我们做好县域经济报道的基本遵循。党的二十大为党和国家事业标注了新的历史坐标,我们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要通过精心组织深度调研活动,持续推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积极反映地方、产业、企业如何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的生动实践,持续关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脚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唱响中国县域经济光明论、机遇论、贡献论,汇聚起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我们要想讲好县域经济发展故事,就要走向广阔的田地,与那里的人们一起感受新时代的脉动。走近普通百姓,感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去驻村第一书记那里走一走,看看他们是怎样把满腔热忱化为拼搏奋斗的足迹;与企业家和能工巧匠以及创业者们谈一谈,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县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要了解他们是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干的?
我们把县域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作为讲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这其中有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建设项目,既鲜活又生动,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通过深入采访发现亮点和不足,让调研案例和调研成果成为进一步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决策参考,助力中国县域经济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坚持“评论立报、理论强报、调研兴报、开门办报”,也是县域报人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大开调研之风,精准选取广大县市区中有代表性的地方蹲点调研,重点关注耕地、粮食、种子、农村教育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牵挂、反复过问的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写出有观点有数据有温度有力度的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践行“四力”,我们要做有真情实感的媒体人。用真诚去采访、用真心去创作、用真意去传播,采写的故事才能说服人、打动人、感染人,才会有生命力。一是要与受众共情互动。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把受众融入进来,使受众参与到讲故事的全过程,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传播者。二是要提高优质作品的落地率到达率。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内容想要顺利抵达传播的彼岸,需要借助媒体平台的力量,要让新技术新平台为我所用,把好故事传播好。三是要坚持内容为王。无论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内容要有思想力感染力穿透力。
我们要用深度的调研、通透的评论、专业的理论,提升对重大县域经济政策、事件的信息收集与研判能力,提高舆论引导力。要充分发挥中国县域经济报网端微各平台作用,图、文、声、影全景式生动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创新创业创造实现的重大突破,以及城市乡村、各行各业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昂扬风貌。
使命在肩,脚下有力,眼睛有光,梦想在前。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从头干、扎实干、勤奋干,肩负起职责、使命,踔厉奋发,与读者同心、与历史大势同向、与时代脉搏同频,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县域经济精彩故事。(钟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