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以“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活动为抓手,以稳就业、促增收为目的,以生产基地化、产业园区化为路径,大抓招商、大干项目,一批优质小企业、科创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塑料产业更是一枝独秀:2023年以来,淮阳全区17个塑料制品产业项目投产达效,从业人员增加到2.3万人,有力带动了当地就业,年塑胶生产能力达到13.2万吨,聚乙烯薄膜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牢牢占据全省市场份额的30%以上。
产学研协作加快创新步伐
近日,走进位于周口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眼前是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工人们聚精会神地操作着80多台排列整齐的自动化注塑机。智能化机械手灵活地对产品进行抓取,一根根管道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流入仓库、运往市场。
“作为中国管道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联塑不断对现有的PVC、PE、PPR等系列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投放市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民用建筑等领域。河南联塑是中国联塑集团布局河南的重要子公司,采用了集团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车间自动化程度高达70%以上。市场前景广、政策有扶持、营商环境好,才使我们有信心再一次转型升级。”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志勇说。
为促进科技创新,2009年河南联塑单独设立了技术部(研发中心),配备了研发设备,专门从事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和机械设备改造创新等工作,公司于2014年获准组建了“河南省热塑性塑料管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拥有一支40余人组成的科研队伍,投资3000多万元从海外购进先进的科研设备。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新型实用专利115项、发明专利25项。
近三年来,河南联塑实业有限公司先后同中原工学院签订了环保耐冲击PVC消音管材关键技术研究、耐紫外线抑菌PE给水管材料关键技术研究等2项产学研合作协议,同郑州大学签订了高性能耐候PPR管材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耐低温韧性聚氯乙烯电工套管料开发2项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和优势互补,以项目为载体,共建技术中心,进行人才交流,加快了公司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流程改造实现效益新突破
“公司生产的可降解地膜,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受光均匀、透气亲水、防杂草等特点,广泛适用于番茄、茄子、辣椒、草莓等蔬菜和浆果类植物的种植,无毒、无害而且不会带来土壤板结等污染问题。这种新型地膜很受市场欢迎,部分产品还出口到海外。”在同样位于淮阳区塑料产业园的塑料制品企业——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厂区内,负责销售的业务经理王威说。
多年的绿色经营实践经验,让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斩获了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全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其实施的防灼伤膜及配套设施改造项目被评为周口市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
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美菊介绍,一直以来,公司积极实施“三大改造”,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公司进行了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并与华为公司合作,新增智能集中供料设施、智能化物流仓储,对市场销售仓储、产品质量进行绿色环保快捷、全过程可追溯智能化管理。同时,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多层共挤塑膜机组。技术装备的提升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新突破。2021年以来,公司农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8%,实现了稳步增长目标。
“四办”服务助推经济再跃升
企业要发展,服务是关键。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淮阳区纪委监委联合区营商环境办公室成立区营商环境帮办代办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率先在河南省推出“小羲帮办”数帮云政务体系,打造出快速帮办、全程代办、联合审办、高效督办“四办”政务服务新模式。2023年淮阳区累计为企业发放信贷资金22亿元、兑现奖励扶持资金8000万元;完成行政内设机构职能重塑流程再造,2163项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实现了清单之外无审批、大厅之外无审批、平台之外无审批。
良好的发展环境让落户当地的企业发展更有信心。2023年,淮阳区新增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3万户,总数达到8.4万户,并成功入选“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在淮阳区塑料制品产业园,以河南联塑、银丰塑料、钰丰包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塑料制品企业走在了省内外同行业前列。河南联塑、银丰塑料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新模式示范项目”名单,同时被认定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淮阳塑料制品产业集群被认定为“河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2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共同授予淮阳区“中国塑料制品之城”荣誉称号,这是淮阳在获评“河南省塑料制品之城”基础上取得的又一殊荣,也是河南省在同期评审中惟一获此荣誉的县级城市。
“周口市钰丰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编织袋,其防潮内膜由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包装所需的管芯、外包装由附近的包装厂、塑编厂提供,‘钰丰’‘银丰’产品生产所需的染色、增透、薄壁等功能助剂母粒都来自附近的河南丽雅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这样密切配合、链式生产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以产促城、以城兴产,成为淮阳区加速提质产业发展协同化、大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主思路。”周口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健说。
截至目前,淮阳区已拥有塑料制品企业100余家,关联产业年产值达303.2亿元。2022年以来,淮阳区还规划了占地500亩的塑料制品产业园,着力引进工程塑料项目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的塑料机械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工艺先进、低碳环保的产业集群。
“目前,淮阳区重点发展的工程管道、食品包装、农用薄膜、文体塑料、医用瓶袋、医疗器械、汽车塑料等塑料制品产销规模走在了河南省前列,在全国居于领先位次。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引进工程塑料项目及用于塑料制品生产加工的塑料机械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工艺先进、低碳环保的产业集群,以此带动城乡经济实现高质量跃升。”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表示。(本报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韩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