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园区布局合理、建设规范,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户腰包越来越鼓……这一幅业兴人旺的乡村盛景图背后,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努力探索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昭化区把粮食安全生产、特色产业发展等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以拉高标杆、奋勇争先的姿态,推动农业农村大发展,在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和全市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上双线发力。
2023年,全区农业产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4%。
牛羊产业“破圈”发展
打破荒原寂静
又是一年春来到,昭化区大地萌动着活力与生机。
“咩”……3月18日,走进昭化区磨滩镇百胜村,远远便传来清亮的羊叫声,打破了乡村的寂寥。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昭化区以建设全省肉牛羊生产重点县区为目标,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变“荒原”为“钱仓”,推动肉牛羊产业“破圈”发展。
广元市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磨滩种羊养殖基地位于百胜村百安农业园区内,是昭化区第一个川中黑山羊扩繁场,基地以租赁方式盘活村集体闲置猪场改建而成。
目前,基地拥有标准化羊舍11栋,占地4665平方米,并配套完善管理用房、干粪堆积发酵池、草料库房等设施。自2023年3月投产后,辐射带动磨滩、王家等周边乡镇20余户农户发展种羊养殖。
“百胜村按照‘基地+集体经济+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自繁、自养、寄养、代养方式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磨滩镇人大主席官开波介绍,2023年产值突破600万元。
产业发展有力度,助农增收“有门路”。
“除了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羊资源和养殖技术外,基地还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务工,现已带动20余户农户实现就地就业,户均实现增收4万元。”广元市农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磨滩种羊养殖基地项目现场负责人罗显亮介绍,后续基地将与磨滩镇各村及养殖户达成三方合作协议,让代养模式“落地开花”,切实壮大当地羊养殖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昭化区射箭镇通过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肉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农民发展肉牛养殖,实现村民获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双赢”目标。
“全镇积极盘活潼梓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场,采用‘企带户养’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户均实现纯收入3万元以上。”射箭镇畜牧兽医站负责人金泽明说。
“去年共出栏肉牛100多头,收入在40万元左右。”射箭镇潼梓村村民刘杰明啧啧赞叹,行情不错,今年考虑扩大养殖规模。
村集体经济是提质增效、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2023年,昭化区创新“1+5+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保底分红、托管、代种代养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1200万元、行政村平均收入居全市第三。
去年,全区存栏肉牛2.7万头、肉羊4.7万只,累计出栏肉牛1.02万头、肉羊7.44万只,增速分别为2.36%、0.23%,居全市第一。
插上“科技翅膀”
王家贡米展翅高飞
清风拂葭萌,发展正当时。
走进昭化区“王家贡米”现代种业园区,产业园规模壮观,道路四通八达,大块大块的高标准农田平整一新,昭化区粮油专家陈定全则忙着为“王家贡米”农业生产做准备……

在“王家贡米”产业发展上,昭化区大力推广稻渔(虾)、稻鸭等综合种养模式,按照“园区带动、科技支撑、培育主体、打造品牌”的思路,持之以恒抓产业发展,已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转为提质增效发展,量质并重,目前产量与效益双增长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
去年,昭化区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中国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贡米研发中心”,选派2名科技特派员到中国水稻研究所跟班学习,引进核心种质资源110余份,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集科技特派智力,将昭化“王家贡米”1号、2号种子成功入围航天育种项目,在特派团技术专家精心指导下,在卫子镇新荣村建立优质稻品种选育基地和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余亩,建成川内惟一自然水稻品种株系材料资源库,今年播种航天育种材料2700多份。
“我们积极用好科技特派团这个智慧大脑,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着力提升群众的科技素质。”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农艺师吕志勇介绍,科技特派团技术专家走村入户,为村民理思路、选产业、送技术、送服务,累计开展技术指导800余人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20人。
过去一年,昭化区推广无人机作业、大棚种植等新成果、新技术,推动水稻病虫防治的智能化、机械化、轻简化、高效化,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目前,昭化区建成“王家贡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2个,已种植“王家贡米”2万余亩,带动了当地5个镇、近3000余户农户发展,人均增收1800元左右。“王家贡米”先后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粮油地标品牌”等10余项“国字号”荣誉。
2024年,昭化区将加快建成“王家贡米”现代农业园区(文柏片)并力争蝉联创建市一等级粮油园区,全面贯通卫子—王家—磨滩—柏林沟—清水“王家贡米”产业发展断带,力争高标准创成省四星级农业园区。
做活“美丽经济”
油菜有“颜值”更有产值
“这里的油菜花有不同的颜色,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彩色的油菜花,太漂亮了!”在游客罗丹丹惊叹下,2024广元市昭化区第四届油菜花节拉开帷幕。

满目黄金香万里,一方春色醉千山。春风唤醒了卫子镇新荣村3000余亩油菜花,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观春花美景、尝农家美食,感受田园芬芳和乡村之美。
昭化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油料产能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中国好粮油”“天府菜油”等提升行动,加快推动粮油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
“我们选优培育油菜籽品种,通过‘订单种植’方式,着力打造具有原产地效应的属地品牌产品,切实提高了昭化区绿色优质粮油供给水平。”昭化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陈燕说。
油菜作为重要的粮油作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兼具经济价值。为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昭化区构建起“乡镇、合作社、农户+央企”的产业发展模式,每年还通过举办油菜花节,提升当地人气和经济效益。
2012年,中粮集团6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落户昭化区,生产的“曌福牌”菜籽油入选天府菜油品牌联盟,带动当地粮油产业规模发展、群众增收致富。
“签订协议后,公司给我们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每亩可实现增收400元左右。今年我种了10余亩油菜,预计增收近5000元。”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种粮大户杨德光说。
2024年,昭化区种植油菜约21万亩,高标准建成首个市一等粮油园区,培育粮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0余家,发展油菜“订单生产”超8万亩……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正在昭化大地上加快绘就。(记者 戚原 通讯员 王菲菲 戚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