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调研在路上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正文
河北丰润 生姜变身“金疙瘩”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6-04 10:15:45 作者:李杰 编辑:刘伊玲 责任编辑:张春嫄

近日,新姜农带头人孟凡强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新军屯村东的塑料大棚内进行实验作业——无土种植生姜,这里的5座宽11米、长52米,可以智能化控温湿度、水肥的塑料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实现唐山市农科院“山农一号”“胖孩”“平顶四”等各品种提纯优选,给来年姜种纯化提供保障,同时在水源检测及基质栽培的基础上实现绿色认证。

新军屯镇是“华北万亩生姜种植基地”,被誉为“冀东生姜之乡”,生姜不但产量高,而且块头大、色泽好,质量上乘,产品打入京津等发达地区,并远销北美、欧盟、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经过40多年发展,生姜不仅是全镇的支柱产业,也逐渐发展成为丰润区的特色产业。今年新军屯种植生姜达4.2万亩,预计生产生姜4亿多吨。

新军屯镇姜农在种植生姜(董钧 摄)

引入新品种新技术

由亩产千斤到亩产万斤

唐山市农科院研究员王永存长期指导新军屯生姜种植,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生姜种植专家。他见证并促进了新军屯生姜种植技术的发展和飞跃。王永存说:“新军屯镇生姜刚引进之初情况并不乐观,由于种植技术匮乏加之病菌的感染导致生姜产量严重不达标,一亩地产量仅1000多公斤,不仅没有收益还赔钱。”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新军屯镇党委派人去山东学习生姜种植技术,尝试引进生姜种植,并一举获得成功,“南姜北移”填补了河北农业的一项空白。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丰润区科技局的支持下,请相关农业专家指导姜农全面推广使用生物菌肥,手把手教姜农催芽、播种、覆膜、灌溉和病虫防治等各种技术,从使用地膜种植生姜,到采用小拱棚、大棚种植,亩产逐年递增。为了预防引进的姜种带菌和姜瘟的发生,培育出了本土的新品种“冀姜5号”,大大提高了生姜产量和品质。亩地产量达到了5000多公斤,是以前的近10倍。

新军屯镇以村为单位成立了生姜协会,协会每年都会多次聘请农业专家,到新军屯为姜农讲座、进行现场指导。王永存还在新军屯广泛推广生物菌肥,不仅可以降低化肥使用量,降低土壤板结,还能杀死姜瘟的细菌、真菌,提高生姜的品质。

最近几年,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人加入生姜种植,生姜最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和普及。

孟凡强就是回乡创业的代表之一,2017年关掉北京的公司,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生姜的种、管、收、储,可以由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

2018年,孟凡强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仅经营生姜配套的农资,还给姜农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目前,公司服务姜农500余户、涉及种植面积5000多亩。在新姜农的努力下,生姜最高亩产达到一万四五千斤。

“1个人打理20亩地没问题,还能在手机上实现实时监控。”孟凡强介绍。

当老农业专家碰到新姜农,必然产生“化学反应”。孟凡强无土栽培大棚,成了唐山市农科院生姜种植实验基地。在这里,将要培育生姜最新品种,生产高品质有机生姜,每斤预计40多元,冲击生姜高端市场。

新军屯镇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在清洗生姜(董钧 摄)

产品深加工

生姜产业链不断“吸金”

在外经商多年的年轻人周兴永,回乡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一家生姜食品加工厂,每天生产姜片300多吨,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安置就业近百人。

“目前,新军屯形成了生姜种植、清洗、储存、销售、加工产业链条。”周兴永说。

2017年,“丰润生姜”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生姜种植扩展到丰润区西南部小张各庄、丰登坞、欢喜庄、白官屯等镇乡,唐山市丰润区冀东生姜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并获批了市级绿色农业生产基地……

位于新军屯镇鲁各庄村北的冀东生姜交易市场,占地48.9亩,建设生姜清洗初加工生产线40条和89间标准库房,于2016年投入使用。“年交易量在10万吨左右,年加工能力3万吨,年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有效解决了生姜加工、销售和深加工难题。” 冀东生姜交易市场总经理李春索说。

近年来,新军屯生姜产业链不断扩展。在周兴永的生姜食品加工厂,巨大的生姜腌制池内每年腌制生姜2000吨,生产的腌制生姜晶莹剔透,利润成倍增长;在孟凡强无土生姜生产基地,正在研究生姜研学观光旅游,拓展生姜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丰润区正在以3个生姜种植村为中心谋划建设融合生姜种植、仓储物流、加工销售、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现代民居为一体的生姜田园综合体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生姜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

在新军屯镇一家食品企业,出口美国的生姜正在被装上集装箱。(董钧 摄)

绿色农业带来绿水青山

迎来村民受益

阳春三月,正是一年好时节。68岁的老姜农孟庆更,刚刚种下了22亩生姜,预计亩产1.3万斤,按现在价格,每亩纯利达3万至4万元,利润可观。

“家种二亩姜,顶个小轧钢”,这句流传在丰润区新军屯镇的俗语,生动展现了生姜种植给这里的姜农们带来的实惠。孟庆更家住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胡家庄村,种了半辈子生姜,他笑着说:“种下的不仅仅是生姜,更是‘金疙瘩’,是一年又一年的希望和幸福美满。”

在丰润,生姜真正实现了一种农作物、一个产业带富一方。“从开春儿到过年,只要勤快,总有活儿干,种姜、出姜、洗姜、捡姜……以60岁左右的家庭妇女为例,骑上电动车十几分钟就到市场,在这里洗姜、装袋,一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不累,赚得还比外出打工要多。”新军屯镇人大主席孟庆丰说。

当前,新军屯镇正在整合生姜产业链上人力资源,汇聚链上合力,倾力打造“冀东姜达人”特色劳务品牌,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助推生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新军屯生姜年产值20亿元,带动4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丰润区副区长赵江表示,“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丰润将努力做好‘土特产’的文章,通过兴产业、聚人才、重文化、优生态、强组织,打造绿水青山,带动当地更多群众致富增收,用生姜撬动乡村振兴。”(记者 李杰 通讯员 国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