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调研在路上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正文
四川苍溪 “小果子”撬动大产业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6-05 12:29:17 作者:戚原 编辑:刘伊玲 责任编辑:张春嫄

四川省苍溪县始终坚持“打造秦巴山区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县”的产业战略布局,强链条、提质量,科学引导红心猕猴桃高质量发展,“小果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苍溪特色的秦巴山区产业振兴之路。截至2023年年底,苍溪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39.5万亩,覆盖全县31个乡镇,年产鲜果13.6万吨,综合产值63.1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35%,带动从业人员超10万人,人均年增收7000余元。

大园区+小庭院

猕猴桃产业“遍地开花”

“近段时间,土壤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根系开始生长,芽片开始萌动,正是施春肥的关键时节。”3月20日,沿着碧水嘉陵江走进苍溪亭子湖现代农业园区,一排排苍劲的猕猴桃枝干上早已抽出了零星的叶片。为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四川省苍溪红猕王绿色果专业合作社的工人们正抢抓利好天气,为猕猴桃“强身健体”打好营养基础。

苍溪红猕王绿色果专业合作社经营着园区200余亩猕猴桃,合作社法人张强说:“去年园区采摘果子320吨,综合产值达500多万元。”好地产好果,好品质让他也实现了好收益。

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园区(戚原 摄)

亭子湖现代农业园区以红心猕猴桃和苍溪梨为主导产业,覆盖亭子镇和浙水乡的5个村、2395户农户。园区种植5050亩红心猕猴桃、4680亩苍溪梨、1000亩柑橘小水果,建设了2个文化广场、3处农业休闲观光景点、16家乡村民宿农家乐。2023年,园区综合产值1.2亿元。

对于地势参差不齐、土地分散,不适宜发展大园区的地方,比如歧坪镇万宝村,当地群众就采取“小庭院”发展模式,将红心猕猴桃种在房前屋后的田坎坡地上。

万宝村有450户农户,目前猕猴桃产业在1亩以上的有200多户,人均增收8000多元。苍溪县歧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仕敏说:“这个模式很适合当地的村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目前全镇发展500多户小庭院。”

近年来,苍溪县按照“大园区+小庭院”的发展模式,推动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发展12个现代农业猕猴桃园区、66个乡镇自建园区、165个专业合作社,213个家庭农场、369个业主(大户)、3.8万个小庭院,实现综合产值63.1亿元,形成了全县乡村振兴、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科技引航+品牌培育

擦亮国字号“金字招牌”

“红源长势更好,果实相比普通猕猴桃更大,自然生长的单果可达95克—140克。”2023年9月,苍溪自主培育的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红源,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

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资源品种选育股股长、农艺师刘原介绍,红心猕猴桃新品种“红源”是苍溪品种选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具有耐低温的特性,适合在高海拔地区栽植,果实个头均大于普通猕猴桃,另外它的抗病性非常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截至目前,我们的资源库相继从国内外引进了猕猴桃的种质资源1600余份,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基因库。”苍溪县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所副主任张文杰说,通过科技引领,40多年来,苍溪与国内外10余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猕猴桃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完成30项猕猴桃生产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运用,其中有6项技术在全省推广使用。

先后选育红心猕猴桃新品种10个,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阳”,改变了世界没有红肉猕猴桃的历史,成为当前全球猕猴桃产业更新换代的第三代品种;培育猕猴桃杂交个体1.5万份,建成世界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基因库;筛选出5种溃疡病防控药剂,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可年产400万株无病毒苗木;创新五线棚架、无病毒苗容器等12项新型栽培技术。

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品牌价值随之增大。“通过发布白皮书这样具有权威性报告的形式,更加全面、科学树立猕猴桃产业发展信心,引导红心猕猴桃高质量发展。”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局局长辜锡泉介绍,2023年8月25日,苍溪发布了《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背后折射出的是这几年苍溪在抓红心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生产、整体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上下足的“绣花”功夫。

近年来,苍溪实施红心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母子”品牌战略,注册系列商标38个。苍溪红心猕猴桃先后获得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及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获得国家级金奖9个、省级金奖17个,品牌价值达到139.42亿元。

精深加工+电商营销

全产业链加持“高质量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和品牌培育,有力保障了猕猴桃果品品质。同时,苍溪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食品饮料行业为重点,梯度培育以猕猴桃为主的本土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延伸猕猴桃产业链,提高价值链。

“每年收购全县农户的猕猴桃鲜果,加工成猕猴桃果汁、猕猴桃果酱等,去年公司实现综合产值5亿多元。”广元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发云表示,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种多、品质好,有效保障了深加工产品的品质,让企业实现好效益。

有了深加工企业托底,更加坚定了老百姓们种植猕猴桃的决心。“无论大小都能卖成钱,不愁销路,我们种果子也没有什么顾虑。”云峰镇猕猴桃种植大户石大富,短短几年,猕猴桃种植规模就从三四亩扩大到了十余亩,产值达到20多万元。

从猕猴桃鲜果到加工成猕猴桃果干、饮品、果酱、酵素等,苍溪县猕猴桃产业链不断向深加工延伸,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增加,群众的收入也跟着逐年攀升。

“每瓶猕猴桃饮料,需要3颗猕猴桃制作而成,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我们还有猕猴桃果酱、果汁等产品,欢迎大家选购……”前不久,由阿里巴巴组织的电商人才培训课上,龙王镇两河村党支部书记、文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文建在自己的直播间里,热情地向粉丝介绍起红心猕猴桃相关产品。

苍溪是传统农业大县,电商发展起步晚,当地小企业和小品牌发展慢。在余杭驻苍溪工作组的帮助下,通过积极组织电商人才线上线下培训,为当地储备了一批电商人才,苍溪农特产品淘宝网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件件猕猴桃饮品,一批批“苍溪造”农特产品搭上了电商销售的顺风车,销往全国各地。

深加工、电商营销,一条因“果”而兴的产业链日趋成熟,目前,苍溪建成产地初加工点372个、采后处理中心2个,产地初加工率70%以上。引进培育广元果王、苍溪圣丰、香港日昇等龙头企业7家,开发猕猴桃果酱、果汁、果酒等十大系列58种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加工集群。同时,开设40余家苍溪特色农产品直销店,培育220多家各类电商,猕猴桃电商销售占41%以上。

从推进红心猕猴桃产业供给侧改革,让苍溪红心猕猴桃成为脱贫致富“黄金果”,到产业更加标准化生产、整体质量提升,让其成为百亿支柱产业,苍溪红心猕猴桃真正实现了从“脱贫果”到“振兴果”的蜕变。广元市副市长、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表示:“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今后,我们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秦巴山区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