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升高度658米,有近235层楼的高度。此款世界首台超高扬程竖井施工专用起重机,即将在河南省长垣市诞生。从全球首台套、国内首台套门机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产品订单纷至沓来,到一举包揽桥式、门式起重机两大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卫华集团收获颇丰。“正因为拥有多项相关发明专利,我们才中标了浙江的一个项目,产品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近日,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海洋告诉记者。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新乡市目前三大百亿级企业之一,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2023年还荣获全省惟一“全国工商联科技创新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40年磨一剑
起重产业链硕果累累
起重产业是河南省长垣市支柱产业之一,经过近40年的培育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和集聚规模,以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了起重整机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41家、配套生产企业1042家;年产起重整机30万台、零部件170万台(套),产品涵盖桥门式起重机等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
2023年,长垣市起重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75.45亿元,同比增速1.94%。在以起重为首的支柱产业强力带动下,2023年长垣市城镇新增就业97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58人,分别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的114%、190%。入选全省县域农民工市民化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长垣是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四星级示范基地(起重机械)、中国出口起重机械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火炬计划长垣起重机械产业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首批技术标准创新联盟(起重装备)和河南省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全市围绕起重产业已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引领行业竞争力
“围绕企业创新发展核心,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构建区域创新高地。2021年全市首次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逐年进位升级,2023年排名第72位。顺利跻身全国县域科技创新发展第一梯队。我们抢抓科创发展先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全力营造开放创新网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长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逯彦胜介绍全市科技创新情况。
长垣起重企业已建成桥门式起重机检测和校准国家认可实验室、起重机轻量化设计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和机构85个,28家起重企业与83所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卫华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起重装备创新联合体入选河南省首批联合体,全市有68家起重企业被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起重企业被评为省级“头雁企业”,11家起重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人才支撑能力不断增强。长垣实施“双百人才”引进工程和人才集聚工程,先后培育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8000余名、博士30余名、中原学者2人、院士2名。

“卫华职业培训学校专门对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进行技能训练、理论知识培训、学历提升以及技能鉴定。先后开设17个职业培训班,目前已有811名技术工人结业。先后培养出全国技术能手、中原技能大师、长垣工匠等金蓝领32人。”卫华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孙淑娜向记者介绍企业的人才提升机制。
“我是2002年中专毕业进入卫华工作的,从一名普通电焊工做起,一步步成长为高级技术人才,感激卫华给了我成长的机遇。”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吴庆富谈起在卫华的工作经历感慨颇深,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原技能大师”“机械工业百名工匠”“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在,吴庆富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们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并和国际一流研发机构联合创新。还在全国首创了立式卷材、卧式卷材混合储放无人值守库区管理模式,靠着科技硬实力,实现了从起重设备供应商到智能库区管理服务商的转变。”河南巨人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钊蓬介绍,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加大探索新技术、新应用,催生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
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完善。长垣现建有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检验中心、北京起重机械运输设计研究院河南分院、中国出口起重机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河南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长垣分院、河南省起重设备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起重检验检测、创新创业、技术研发平台10个,产业技术服务能力国内领先。

数智化发展
提升县域新质生产力
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理念,锻长板、补短板,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为着力点,落实“产业链长+检察长”工作体系,长垣聚焦起重装备制造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重点环节,加快起重装备智能化、制造服务化、生产绿色化、管理网络化、配套本地化发展。
“公司成立10多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实现了起重机的核心技术突破,并拥有核心部件制造能力。”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佩儒介绍,公司的发展壮大,除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外,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近三年纳税同比上涨56%。
长垣鼓励企业开发“全智能、高精度、大跨度、超高度、防摇摆”国际领先起重机,从产品轻量化、能耗、效益三方面入手,向高端化发展;向机器人领域拓展,加速前沿布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赋能装备新生态。

诺尔起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庆龙介绍,公司成立短短四年,年产值就达6000万元,成为一家技术领先的全球化起重运输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诺尔通过研发高投入来保证产品持续升级和创新,以完善的起重运输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于汽车、建筑建材,金属开采、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
“通过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和联系帮扶制度,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形成以大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轴幅式产业发展结构。”长垣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殷国占介绍,龙头企业牵引全链优化、“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受益、“隐形冠军”企业打造单链特色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长垣将持续打造“两个示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深入实施“双十行动”,着力构建“4+2”产业体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垣实践,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李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