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以服装市场为核心,带动服装加工业、物流运输业、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齐头并进,打造海城市西柳市场产业集群,涵盖西柳服装市场、西柳中国商贸城、春雷商城、荣宽商城、巨伦商城、诚信综合楼、海宁大厦、西柳国贸皮草城、佳宝广场、辽宁西柳·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10个单体市场,以及西柳物流园、西柳电商产业园、西柳国际物流园、西柳宏基工业城、西柳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园等5个配套产业园区,走出“线上+线下”同频发展的新路子。

2023年,海城市西柳市场产业集群电商交易额155.4亿元,同比增长52%,被评为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西柳镇地处沈阳都市经济圈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全镇总面积64.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万人。近几年,西柳镇全面贯彻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决策部署,创新发展数字商贸产业和电商“网红”经济,形成了生产基地、选品中心、直播带货、物流快递、配套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强筋骨 壮集群
打造行业新动能
西柳镇着重打造直播电商“种子”企业孵化平台和总部企业发展高地,形成联动效应,打造直播生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西柳电商产业园为运营中心,推进“网红”转化资源与政府调控资源对接,拓展“直播”等新兴营销渠道。以大“网红”带小“网红”、以大品牌带小品牌、以孵化“网红+西柳质造”的运营模式,带动西柳镇乃至海城市经济发展,初步建立“网红”生态系统,全力打造中国西柳“网红”经济小镇孵化基地,拓宽新媒体网络营销渠道。
一大早,沟通供货渠道、上新商品、打版、理货,网店“胖哥大码男装”的主理人刘艳文事事亲力亲为。“西柳宏基工业城的小二层是我从事电商以来的第三个直播点。”刘艳文一边理货一边说。3个直播间、7名主播,每天17小时的轮播时长,巅峰时期2万件的走货量正印证了刘艳文的网店佳绩。
2019年之前,刘艳文做的一直是实体店,现在店铺经营趋于稳定,一天销量几千件。
为推动西柳服装区域品牌电子商务智能化发展,西柳镇成立西柳电商产业管委会,把《海城纺织服装箱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西柳服装市场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市场招引力度,实施纺织服装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引活水 推品牌
严守产品质量关
为了推动线上直播资源有效集聚,西柳镇大力招引拼多多官方直播基地、抖音服务商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打造西柳全品类供应链选品中心,建立西柳地产品牌直播间,与辽宁西柳·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网批中心、商贸城供应链直播基地形成电商产业集群,开启西柳服装市场集群“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的新阶段。
在西柳镇南子直播工作室,负责人王南正直播售卖自己的品牌服饰。“便宜是一方面,现在电商直播间最不缺的就是便宜货,受众比较看重的还是商品质量。产业园每次组织电商培训我都去取经,受益匪浅。”王南说。
今年39岁的王南创业最初尝试做大码女装,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电商直播的发展,王南逐步接触电商行业,并尝到甜头。
7年间,王南的直播团队由原来的3人家庭式作坊逐步扩大到如今的三四十人,粉丝数涨到了240万人,并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卓盟,销往全国各大市场。
目前,西柳已有56个国家级成长型品牌相继注册。这些西柳本土品牌以前卫的设计、精湛的工艺、优质的售后在各大网络平台站稳脚跟,销售量持续增长。电商培训中心成立后,西柳镇邀请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的专业讲师,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00余场次,参训人员15000余人。
在“培训+创业+推广”电商产业链条模式引领下,西柳镇涌现出范统、胖彤彤、铁锤等在各大网络平台拥有百万名粉丝的网红主播。西柳镇为各大直播平台粉丝量在不同数量级的主播,引入相匹配的选品推介和后台场控分析,为“网红”直播带货基地搭建更多平台,拓展发展空间。
强创新 展形象
集群生产再提速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目前,西柳电商产业园、商贸城直播基地、辽宁西柳·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网批中心、国际物流园快递分拣中心、全省首个5G小镇等硬件设施建成运营,促进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并围绕电商直播、配套加工带动了40余万人创业和就业,为西柳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11月4日,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在花城广州落下帷幕。在“出海”领域有丰富经验的西柳服装产业集群,在此次广交会上大放异彩。展会期间,西柳服装产业集群展位共接待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1700余名采购商,达成意向订单190份,意向交易额约555万美元。
辽宁超鹏服饰有限公司、海城市派菲傲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海城鑫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7家外贸企业带着最新产品亮相展会,产品涵盖工装、户外装、棉服、牛仔裤等十余类、近千种。中国·西柳北派服饰(西柳服装产业的品牌统称)参会的产品以简约、时尚的风格和超高性价比,吸引了大量外商的关注。西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将本地拳头产品拿到域外合作机构展示,与省内外名优产品生产商合作,形成线下体验、线上销售、域内外互补互动的新模式。
从一条裤子创造的传奇小镇到如今的服装集群,西柳镇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路径,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史上一块浓墨重彩的样板。2023年4月,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市场化管理运营体制下,西柳市场产业集群管理由镇级提升到市级。这对于集群发展是极大的跨越。
西柳镇将以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契机,创新发展数字商贸产业和电商“网红”经济,全面推进西柳经济向商品品牌化、配套智能化、工业园区化、营销现代化、贸易国际化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知名、东北最大的电商直播基地、全国规范化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网红之家,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孵化本地“网红”1万人,带动新增就业5万人,电商交易额实现300亿元。(本报记者 王官波 通讯员 刘佳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