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的时间节点,标注了关键的奋斗坐标。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召开全县改革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奏响了新年的奋斗序曲,传递出拼经济的时代强音,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
站在新春回望,东至激荡着一股闯劲。新,再度成为2025年东至发力方向的关键字。
筑牢根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春风浩荡,岁月流转,东至迎来一年中最具生机的时节。
“2024年是化工行业产业链调整重构的窗口期,华尔泰大力实施动能转换,着力推进固本强基、延链强链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炜说。
华尔泰是池州市首家主板上市的工业企业,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绿色发展。
2024年11月5日,华尔泰新合成氨装置合成气顺利进入氨合成系统产出合格液氨产品,标志着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并对华尔泰做优、做精、做强硝基产业链具有重大的战略支撑意义。
东至县近年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修炼“内功”,向“高”攀升、向“智”而行、向“绿”转变,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持续提升放大发展能级,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安徽嘉智信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将总销售额的10%到15%投入研发,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精耕细作,针对新能源锂电池导电炭黑浆料的分散剂已实现量产,单个产品销售近30吨,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安徽益沣石化有限公司2024年产值达101亿元、税收2.03亿元,荣获“2024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等荣誉。公司今年1月份建成的数智中心投用后,生产效率提升了15%左右,实现了公司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
安徽尧舜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能一体机的设备更新改造升级,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22%左右,产品合格率提高了4%,进一步加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024年,东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3.9%,高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9个月位列池州市三县一区第一。完成技改项目7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7.4%,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3%,增速全市靠前。
“我们将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力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8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50家,省级创新平台达到33家,与沪苏浙地区签订技术合同交易额2000万元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奋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至县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有国表示。
提质增颜,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以前这片小树林脏乱差,气味难闻,改造后变得干净整洁,我们也有了活动的场所,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了!”在香隅镇漕东村香隅河畔的休闲公园,陪家人漫步赏景的村民陈杰年感慨道。
漕东村第二党支部书记王胜俐介绍,2024年年初,漕东村结合中心村环境整治项目,投资120万元修建了滨河步道,在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疏浚的同时,重点清理了这片树林中的垃圾,并将其改造成一处公园,供村民休闲娱乐。
风景美如画,幸福踏歌来。随着“千万工程”纵深推进,香隅漕东、东流红叶等7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加快建设,建成尧渡东山等22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提质改造农村公路256公里,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田野,凝聚着农民们的热望。2024年,东至农业产业化纵深推进,深入实施“四个一”工程,食用菌、木本油料、鳜鱼、菊花、茶叶等产业加速规模化发展;东至黑木耳、东至羊肚菌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9亿元。
“看到家门口的华龙洞遗址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真的太激动了,春节必须带家人朋友一探真容!”不久前,刚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华龙洞古人类遗址景区迎来参观热潮,遗址陈列馆通过化石标本、展板、视频、电子互动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华龙洞遗址的“前世今生”及科学价值,令东至人民为之自豪。
改变不止如此。2024年,尧东一体化加速推进,分类推动服装箱包企业“退城进园”,改造主城区保障性住房300套,提升老旧小区21个,完成河西大道等项目115户征收安置,新增停车位1102个……东至坚持规划引领、功能提升、建管并举、城乡一体等,蹚出了一条城乡“双向奔赴”的融合发展之路。
暖心服务,民生福祉不断夯实
一个祥和幸福的县城,必定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2024年,东至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将民生清单绘成增进群众福祉的“幸福答卷”。
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智能的设备……实现宏毅初中秋季开学是2024年东至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9件惠民实事之一。为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校园形象,在东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东至县教体局协同施工方积极推进,重新改造的学校焕然一新,2024年秋季喜迎新生入学。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东至县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24年,东至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东至一中等4所学校完成搬迁,基本完成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唱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
健康和养老,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2024年,东至县医院创成三级医院,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县内就诊率提升至86.3%,新增养老服务站17家、老年食堂4家、老年大学5所、公办托育机构1家、托位310个,老年助餐工作入选民政部典型案例。
发展的步伐坚定向前,民生的温度持续攀升。2024年,东至投入36亿元保障民生,新增城镇就业3800人,“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镇村全覆盖,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落实困难群众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金1.46亿元;5100户安置房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341户得到妥善安置。
春起新程,再续华章。展望全新的2025年,东至广大干部群众的干劲、拼劲正和万物一起拔节生长,持续铺陈的发展画卷,必将带着全县人民的心声,抵达充满信心的远方。(本报记者 吴昊 通讯员 施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