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国市以中药材为一大特色产业,素有“药都”“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是“中国中药材之乡”和全国首批中药材种植无公害生产示范县。近年来,安国市以龙头企业带动强化集群协作,中医药产业集群优势日益显著。2024年,安国中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97.5亿元。
“安国中药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优势明显,但一度‘有山无峰’,缺乏‘航母级’龙头企业带动。”安国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王永说。
为破解发展瓶颈,安国市加强“领跑者”企业培育,为中药材产业集群的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出金木集团、药都制药、橘井药业等7家省级“领跑者”企业。为进一步提升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安国市积极实施“领跑者”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积极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品牌优势。
走进位于安国市东方药城的药都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只见可视化大屏上滚动显示着药品生产量、出库量等信息。公司办公室主任宁浩洁介绍,这是公司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而建立的生产执行系统,使人力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30%。
安国市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024年发布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安国市全面开展生产制造提升行动,积极支持包括国药乐仁堂河北药业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同时,不断拓展产业链,大力发展以河北百消丹药业有限公司、金木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为依托的中成药及中药保健品生产,提升头部企业竞争力。
以金木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在争创“领跑者”企业的进程中,新增了真空带式干燥机、单列背封自动粉剂包装机、高智能自动充填包装机等大中型生产设备;由企业旗下的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与河北省(承德)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承德(菊苣)产业技术研究院及河北省(邯郸)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达成合作,并承担了省内产业研发重点课题。
安国市现有药业高新技术企业43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37家,专精特新企业42家,单项冠军企业6家。为实现差异化竞争,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按方抓药”:扶持金木药业、红日药都等企业生产精制饮片,支持聚药堂、美威药业等企业布局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壮大药都制药、亚东制药等中成药企业生产规模,培育了止嗽立效片、芪黄颗粒、泻白糖浆、附桂骨痛片等颇具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我们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力争在链上孕育更多‘领跑者’企业。”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静表示,未来,安国将依托国家级绿色园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聚力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发、贸易、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加速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群。
近年来,安国市依托数字本草追溯电商服务中心、河北省中药材交易中心等平台,创新推行“三网合一”模式,助推中药材电子交易、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全程追溯“三大核心体系”融会贯通,构建信息、追溯、质检、仓储、金融、电商、标准化、国际化八大服务体系,全面推动中药材交易由传统模式向“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票据、统一仓储、统一物流)现代化交易模式转变。打造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药材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经营辐射全国各地,以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全覆盖,检验检测率达到98%以上。建设京津冀中药(材)交易平台,应用中药材质量“三级五等”标准,推动中药材质量可控可靠。
从文化角度出发打造药都品牌,也是安国打出的“特色拳”。近年来,安国市高标准举办中国安国药材医药保健品交流会等活动,同时加快推进药博园、文博中心的全面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体验。“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国悠久、厚重的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康养旅游项目建设中来,共同打造休闲舒适的文旅融合胜地。”安国市副市长刘婷说。
近年来,安国市致力于打造百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招引培育药膳预制菜和健康食品龙头企业。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使安国药膳产品不仅在线下展示窗口崭露头角,还在线上渠道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安国药膳”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记者 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