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药树花成雪,谷口春风草带烟。”春光渐浓,山西省绛县的群山间已悄然泛起连翘花的金黄光晕。作为中条山北麓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连翘不仅点缀着群山春色,更承载着当地群众的致富梦想。从传统药农的锄头到现代实验室的提取设备,从山间野生的“草根药材”到全国医药产业链上的关键原料,绛县连翘的蜕变,宛如一株植物的成长旅程——根植深山,向阳而生。

绛县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药材种植经验和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中药材发展基础。其中,连翘作为本地优势品类,凭借稳定的品质和显著的药效,在业内享有良好声誉,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与中医药现代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
绛县地处太行山南麓、中条山腹地,山高林密、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为连翘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青翘色泽青绿、无枝梗,老翘壳厚无籽、药性纯正,素有“连翘中的佳品”之称。早在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就将绛县连翘列为“道地药材”和“最佳品质”,足见其药用价值与历史地位。
近年来,绛县持续扩大连翘种植规模。截至2024年年底,全县连翘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亩均产量约300斤,按照每斤10元计算,亩均产值达3000元,全县年产量突破600万斤,年产值约0.6亿元。目前,连翘种植主要分布于中条山北麓沿线的山坡区域,集中在古绛镇尧寓村、涑水新村,冷口乡留孟、三宋,横水镇柳庄、山底村,以及南樊镇沸泉、乔野、吴北坡、西乔坡等地。其中,南樊镇沸泉片区为绛县连翘种植的发源地,规模大、效益好、基础稳,药农收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与古绛、冷口、横水片区共同构成绛县四大连翘主产区,形成了稳定的种植格局与产业集群效应。
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绛县连翘的品牌化建设也同步推进。2019年,“绛县连翘”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国家级道地药材品牌。如今,绛县不仅是我国十大连翘主产地之一,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综合示范县、山西省药物培植基地及“中条山连翘生产带”的核心区域。优质的品质与稳定的产能,使连翘逐步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绛县连翘不仅产量大、品质优,其发展历程也体现出县域在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上的前瞻布局。早在1996年,绛县就开始探索连翘的人工栽培,最早由南樊药物培植场进行试种。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连翘种植逐步向南峪、槐泉等丘陵宜林地推广,形成了野生资源、人工抚育与规模化栽培“三位一体”的供给格局,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保障了中药材的稳定供应,成为全国中药材产销体系中的典范样板。
在使用价值上,连翘属苦寒之药,果实入药,功效显著,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常用于治疗痈疽疮毒、温热病初起等多种症状,被誉为“疮家圣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常用大宗药材和中药用药的40种基本中药材之一的连翘,其在全国医药领域总用量超过8000吨,并以每年25%左右的进度增长,广泛应用于中成药、中药饮片及健康保健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依托产地优势,绛县连翘已建立起相对成熟的产销网络,其产品主要销往安徽省亳州市、河北省安国市两大中药材集散地和长治振东制药、药明康德、三九制药、以岭药业、天士力、亚宝药业等国内知名中成药提取制药药企。在绛县本地,以南樊镇和横水镇的中药材收购一条街为核心,形成了由商贩、中间商、经纪人等数量达到100余家,大多采取囤积储藏、根据市场行情择机出货的经营方式。
然而,随着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连翘资源的可持续性也面临严峻考验。由于长期存在破坏性采集与不成熟抢采(俗称“抢青”等)行为,野生连翘的自然分布区域不断缩减,产量逐年下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已对连翘资源安全和药品使用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为有效破解上述难题,绛县从源头着手,多措并举加强资源保护与规范管理。一方面,通过设立连翘自然保护区、开展资源普查、建立濒危预警机制等举措,系统性加强对连翘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的全链条保护;另一方面,结合全县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规划,将连翘林纳入药用生态经济林体系,以野生抚育为重点方向,采用封山育林、间伐疏伐、补植修剪等科学方法,不断提升林分质量与果实产量,从而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的良性循环。

在强化资源保护、提升药材品质的同时,绛县也在持续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推动中药材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双提升”。本地企业积极探索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其中,山西广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成为推动绛县中药材加工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山西广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绛县优质的道地药材资源,聚焦黄芩、连翘、柴胡等主打品类,建设涵盖初加工与深加工的一体化项目。目前,厂房、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项目即将进入正式投产阶段。项目的核心亮点在于其“趁鲜加工”技术,通过低温杀酶、保苷处理等先进工艺,在药材采摘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留药材性状与活性成分,显著提升中药饮片和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据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贸易及趁鲜加工年产能5000吨,年产值约3亿元;中药饮片年产能3000吨,产值1.8亿元;植物提取物年产能3000吨,产值可达6.84亿元,三项业务合计年产能1.1万吨,年产值预计突破11.64亿元。项目投产后,将全面打通“从田间到药柜”的产业链条,显著提升连翘等本地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助力绛县中药材产业实现高质量跃升。
随着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不断释放,绛县连翘产业正迎来由量变向质变的关键阶段。《本草纲目》记载:“其轻扬上达,善走经络,能疗疮疡。”这株历经千年的中药材,如今正以崭新姿态融入现代农业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时代脉络。当科技赋能传统种植,生态理念贯穿产业链条,以创新思维注入发展动能,绛县连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从山野之果到产业之星,从药材之源到经济之翼,这片连翘林正为绛县县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面向未来,绛县将持续在保障药材道地性的基础上,加快布局智慧农业、精深加工与品牌打造,推动连翘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打造响亮的“绛县连翘”品牌,为我国中药材产业振兴贡献“绛县力量”。(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霍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