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调研在路上 > 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看山西 >正文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 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看山西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5-04-11 17:12:53 作者:席兆平 编辑:赵晓娜 责任编辑:高云良

山西省翼城县这几年的农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田野间崭露头角。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山西邦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一体化运营理念串联起种植、加工、养殖和智慧农业全链条,构建起“种养循环+智慧农业”的现代农业体系。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邦正农业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持续增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成为翼城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样板。

邦正农业生产基地 (王志峰  摄)

随着发展路径的不断明晰,邦正农业在企业治理和组织建设上同步发力。自2022年2月注册成立以来,公司坚持“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青年创新创业”定位,吸引本地青年返乡发展,现有专职员工37人,平均年龄31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68%。同年5月,公司成立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围绕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现占地9.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业务涵盖种植、加工、养殖三大板块,已构建“种、加、养”绿色生态循环体系,托管土地超3000亩,有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依托现代化设施建设,企业的发展基础日趋完善。现阶段,云唐村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技术交流中心、百吨烘干塔、两个千吨钢板仓、五座畜牧养殖场、有机肥厂、玉米压片厂、面粉加工厂等重点设施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力提升了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同时,邦正农业于2023年2月联合云唐村成立党总支,推行“五个一”制度,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整合企业人才、技术、资金与农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实现组织联建、发展共赢的目标。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邦正农业始终将智能化作为赋能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依托科技手段不断重塑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公司重点推进小麦、玉米智能农机精准作业体系建设,配备了一系列高精尖设备,包括固定式卫星导航基站、小麦精准变量施肥机、智能喷雾机、智能播种机等,全面构建起“耕、种、管、收、综合利用”全环节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农业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智能设备在田间精准施肥(王志峰  摄)

借助科技赋能,邦正农业不仅提升了农业托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服务成本,让更多农户能够以更低的投入享受到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服务。随着邦正农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户满意度持续上升,许多农民自发选择将农田托管给专业机构。通过卫星导航、传感器、变量施肥、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精准管理和降本增效,在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也保障了农事的作业质量。统计显示,2023年翼城县村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站已覆盖全县146个行政村,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7000万元,其中托管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同比增长40%;今年上半年托管收入已达550.6万元,占比21%。

为更高效地服务农户,企业持续推动智慧手段走进农忙一线。依托智能化大屏系统,环境监测、作物长势、病虫害预警等数据实时可视,帮助农户科学制定作业方案。过去人工施肥每天最多作业30亩,如今无人机日作业能力已突破400亩,多光谱无人机则实现了精准巡田和病虫害预警,为病虫害防控赢得宝贵时间。为夯实春管基础,翼城县农业部门投入1000万元用于叶面喷肥作业和技术培训,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智能技术提升农事效率的同时,邦正农业也在加快拓展产业链条,构建起“种植—加工—养殖—销售”闭环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公司种植玉米、小麦共3000亩,小麦加工成面粉,玉米加工成压片饲料,既供应自有养殖场,也面向市场销售,形成资源自循环。目前公司养殖肉牛980头,每月饲料消耗约20吨,由自产玉米压片与秸秆科学配比而成,确保产品安全可控。公司还开设直营牛肉门店,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闭环经营,拓展了产业增值空间。

养殖肉牛基地 (王志峰  摄)

在此基础上,邦正农业积极探索“村企联建”合作路径,与云唐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云唐模式”,实行“公司出资、集体组织、共同管理、多方参与、全民受益”的运行机制。由云唐村村委会负责组织土地流转,保障农户每亩1000元保底收益,公司承担技术等全部投入,纯收益按三七比例分成。村集体分红由2022年的15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23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集体增收的同步增长。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企业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公司累计投资50余万元建成老年照料中心,出资10万元租赁收割机为村民提供免费服务,投入16万元进行道路拓宽与环境提升,每年向幼儿园捐赠学习物资累计超2万元,持续改善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智慧农业的广泛应用,正在加速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粗放型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变。农户可通过移动设备实时掌握农田信息,科学调整种植与施肥计划,实现精准管理。公司配备的无人机系统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可精准识别虫情、草情、土壤墒情,执行变量植保作业,显著提升田间管理效率和作业质量。

截至2024年,翼城县已建成智慧农业示范基地6个,覆盖面积1万亩,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粮食等多个领域。依托传感器、无人机、智能灌溉等技术形成的多维数据监测体系,共设采集点46个,监测准确率超过90%。根据测算,灌溉用水节省约30%,肥料利用率提升5%,整体成本下降15%,优质农产品产出率达8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超500万元,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无人机对农业进行实时监测 (王志峰  摄)

邦正农业凭借扎实的产业基础、先进的技术支撑和成熟的合作机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邦正农业将在现有成果基础上,持续完善村企合作模式,拓展土地托管服务半径,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构建“农民有收入、集体有收益、公司有利润”的三方共赢格局,邦正农业正在擦亮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翼城注入更多动能。(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霍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