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以来,浙江省嘉善县先后实施两轮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9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赋予嘉善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的使命。
三年来,嘉善县直面县域发展共性难题与突出瓶颈,以“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魄力,扎实推进科创产业联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优势转化、高水平开放合作、社会共治共享“五个先行区”建设,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激活县域发展新动能
嘉善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为抓手,聚焦科创产业深度联动,探索出一条县域创新发展的特色路径。
嘉善县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祥符实验室等高端科创载体。这些载体实现了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多项零的突破,四大载体悉数入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集聚研发人员超1100人,其中硕博占比超90%,为创新发展注入核心智力。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党工委书记林伟连介绍,科技创新要准确把握产业的技术需求。目前,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8个未来实验室,累计研发的样品样机总量超100项。目前,全县院企联建实验室35家,研发标志性成果40项。
目前,嘉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管理,按照创新示范、稳定成长、督促提升等不同类型,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32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86.8%、列全省第一;探索接轨区域中心城市协同科技创新机制,联合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成立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通过建设“科创飞地”等方式积极承接高端产业创新孵化功能,形成“创意研发在外、孵化转化在内”的协同创新模式。
锻造产业升级硬实力
近年来,嘉善县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为核心,通过要素优化配置与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进“两化”改造,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建立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机制,提升发展高端装备、绿色家居、时尚纺织等特色产业。
在推进要素优化配置上,嘉善通过完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亩均绩效综合评价制度,通过淘汰关停、转型提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工业“低产田”改造,近三年腾出低效用地1.12万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7%和21%;探索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全时人才”引进和认定,实施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职务系列、继续教育学时等“四个互认”。
2022年以来,全县已引进“双聘”学者106人,与12位院士达成合作;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成员”,嘉善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海外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申办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目前已有两位在嘉善工作的海外人才拿到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
嘉善县科技局副局长吕鸣秋介绍,近年来,嘉善探索构建企才合作新模式,引导科研院所优势资源与企业深度对接,建立完善“科技副总”选派制度,打通专家背后的科创“朋友圈”资源,助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这些“科技副总”聚焦企业和高校院所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上存在的供需矛盾问题,协助企业开发产品,助其制定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目前,全县已累计选派32名“科技副总”进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10个,助力全县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86.8%。
绘就协调发展新画卷
这几年,嘉善县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上,实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姚庄、西塘等中心镇节点带动效应,持续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功能完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9%;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理念,创新县域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总师制度”。
当下,嘉善县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地准入和管理机制,打造农业经济开发区,粮食总产量连续15年位列浙江十大产粮大县;建立健全联合化粮食生产农事服务机制,跨村联合成立实体化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农资配送、农技推广、农田管理等业务,推动农田集中连片高效生产、收益统一分红;深入实施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4年村均经营性收入达46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吴江1000多亩,青浦还有约500亩,总服务面积超2万亩。”嘉善县干窑镇范东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梅其伟介绍:“我们的农事服务构筑了全产业链条,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从镇里到县里,走出了嘉兴市,辐射到长三角。今年我们除了江苏,还接到了来自上海等地的订单。”
嘉善县通过“党建统领、市场运作、数字赋能、文化铸魂”四轮驱动,构建“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螺旋上升新格局,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嘉善范式”。这一蓝图将推动嘉善从“县域经济强县”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标杆”,为全国提供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本报记者 曾庆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