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将首站设在了武汉市经开区的岚图汽车智造工厂,一场传统车企如何在新能源赛道实现高端突破的精彩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承载着厚重的产业使命。这里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驻地,也是“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汇聚了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以及超过1400家零部件企业,年均整车产销规模近百万辆,堪称汽车产业的繁华之地。而岚图汽车,作为东风汽车旗下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自2020年7月正式发布以来,便备受瞩目。

走进岚图汽车智能工厂,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属性尽显无遗。工厂实现了5G与工业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具备强大的混流生产能力,四款车型在此有序生产,平均每118秒就有一辆整车下线。今年1至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高达68263辆,同比增长幅度达88%,且已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万辆大关,成绩斐然。


在总装车间内,复合机器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繁忙轰鸣的流水线上,一台身高不足半人的复合移动机器人忙碌而精准地工作着。它高举手臂,目光锁定驶来的车身,迅速伸展机械手,精准定位螺丝位置,伴随着“咔哒咔哒”的节奏,高效完成了底盘拧紧工序。不仅如此,岚图的琥珀电池展现出卓越的安全性能,即便在半米深水中浸泡长达72小时,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其采用全球首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三维隔热墙技术,以类似“琥珀”的材料层层包裹电芯,并配备耐1000℃的隔热阻燃层和高效液冷系统,为电芯打造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安全舱”。即使在遭遇挤压、进水等极端恶劣情况下,电池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步入车架展示区,岚图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博晓详细介绍道:“我们所采用的是强度高达200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实现了七重正面碰撞防护。”他生动地打了个比方:“即便在指甲盖般大小的区域承受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这块钢板也仅会发生极为细微的形变。”原本多见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尖端材料——这种超高强度钢材,现已被岚图广泛应用至量产车型之中。借助前沿的一体式激光拼焊工艺,精准融合不同强度的钢材,为车身关键部位构筑起坚如磐石的保护屏障,宛如披上了一层无懈可击的铠甲。

岚图汽车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战略,精心构建了软硬兼修的全新架构——天元智架。该架构融合了中国首创的青云L3级智能安全行驶平台和鲲鹏L3级高阶智能安全驾驶系统两大核心智能化技术集群,实现了智能架构与智能驾驶的完美融合,为L3级别的自动驾驶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依托东风长达56年的深厚造车底蕴,岚图积极拓展前沿技术的攻关边界,不断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智造工厂内部设施先进完备,拥有高效智能的冲压车间、全自动焊装车间、无尘化智能环保涂装车间、全自动树脂车间以及数字化总装车间,形成了年产15万辆的整车生产能力,可灵活满足轿车、MPV、SUV等多种车型的共线随机混流生产需求。

数字化赋能是岚图汽车的一大特色亮点。该公司打造了全新的数字化工艺设计平台,成功突破三维制造偏差仿真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智能驾驶和高端底盘关键参数仿真这一行业“卡脖子”难题。通过构建数字化车间与实体车间深度融合的生产数字孪生体系,运用AVI无线射频识别、MES系统以及关键工序过程可视化和关键设备在线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确保了产品的零不良率,彰显了卓越的品质管控能力。
在产品布局方面,岚图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央企中脱颖而出,品类最为齐全。目前已推出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岚图知音四款车型,全面覆盖了“SUV+MPV+轿车”多个细分市场,构建起强大的产品矩阵。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岚图汽车还是最快走向全球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早在2022年便开启出海征程,现已成功进入挪威、荷兰、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计划于今年进一步拓展至德国、法国等欧洲核心市场,国际化步伐稳健有力。

岚图汽车的蓬勃发展与“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的成长息息相关、同频共振。今年上半年,武汉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5.21亿元,总量位居武汉市第二位,同比增长5.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6.6万辆,同比增长58.5%,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提升至48%,较去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同期,还签约了30余个汽车产业链重点项目,总投资金额超400亿元,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发展势头和巨大的潜力。
作为湖北省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与龙头行业,汽车产业正历经深刻变革与重塑。在此关键节点,而素有“中国车谷”之称的武汉经开区,凭借其完善的产业生态、开拓创新的发展模式以及突出的集群优势,定能在这场浩荡的产业革新大潮中抢占先机、引领风骚,实现从“中国车谷”向“世界车谷”的跨越升级。今年以来,中国车谷密集发布14款新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58.5%,不仅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持续赋能、注入强劲动力,更将为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汽车引擎”,贡献磅礴力量。(记者 余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