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正文
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岭”动三区启新篇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5-08-28 08:57:33 作者:王天武 编辑:李莹莹
在吉林省长春市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版图中,公主岭市锚定“争当全省县域突破发展排头兵”的目标,依托公主岭市主城区、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经济开发区“三大主战场”,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现代物流、现代种业等“六大产业”,实施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九项工程”,着力构建承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片沿102国道、京哈高速的县域经济隆起地带,正以局部率先突破辐射带动全域协同发展;一幅推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和美画卷正在铺展开来……在新时代吉林全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公主岭市一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优等生”,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县域经济排名吉林省第一。

玉米产业强链建圈

工笔细描民生经纬

走进公主岭市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国际种业研发中心和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翔种业”)全流程数字化加工基地正围绕做强“农业芯片”蓄势发力。“我们的目标是将这里变成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年加工能力突破1亿斤,满足东北、华北地区60%的用种需求。”鸿翔种业负责人陈冲介绍。

作为“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正以种业创新为引擎、精深加工为突破、智慧农业为羽翼,极力培育特色产业品牌,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在黄金玉米带上书写着“三产融合”的新篇章。

公主岭市加快培育现代种业,公主岭市种子企业自主繁育的玉米品种有600多个、水稻品种300多个、大豆品种80多个,形成了“公主岭种子”品牌。截至目前,全市持证的种子生产企业55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种子产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加强,种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成为辐射东北的种子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瞄准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产业,公主岭市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着力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扩规模、提速度、增效益。

以公主岭市中心医院新址投入使用为契机,打造长平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样板;实施城区排水补短板工程,完成1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实现道路范围内雨污分流;将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打造成长途客运、市内公交、出租车综合转运平台,提升客运环境,为便捷百姓出行……公主岭市主城区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并重,全力提升发展质量和建设品质,让高质量发展“提速”与城市“蝶变”、民生幸福“加码”交相辉映。

科技创新引聚变

点燃发展新引擎

位于公主岭市的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是全国惟一一家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的农高区,以松嫩平原绿色循环农业为主题,以玉米为主导产业,致力打造粮食生产高效提质先导区、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典范区、玉米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东北特色乡村振兴样板区。

按照“两主四区”目标定位,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现代化大农业产业集群,积极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在重大载体、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126.6亿元,完成投资46.7亿元,实现了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

在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核心区,依托“万亩先进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高地”项目打造的“科技试验田”,正成为全国农业科技的“展示窗口”。作为集成示范“五良一智”新品种新技术的重要平台,2025年承载了来自6省的15家科研院校、25个专家团队及14家企业的创新成果——玉米、大豆等88个新品种在此竞相生长,玉米秸秆还田肥密协同丰产增效、玉米四改一化单产提升绿色轻简耕作栽培等13项新技术正在接受“实战检验”。目前,“科技试验田”已初步形成“1+N”集成创新模式,让农业科技的融合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在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市场:分子营养与特医食品研发生产项目今年将投产,有望获得特医食品批号;智能农业装备创新研发中心正在推进与吉林大学、吉林省农机院等合作,开展智能农业装备研发及成果中试转化……

车轮滚滚驰新路

智造巍巍立标杆

在智能装备产业园的焊花飞溅中,在东北亚物流枢纽的汽笛轰鸣里——公主岭正以澎湃动能,书写着新时代的工业传奇。

“智造”赋能,“绿色”领跑。走进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广远工业园、诚品高端制造产业园、汽车铸锻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这里已吸引汽车智能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仓储企业69户,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8户、高新技术企业13户,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生态。

在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工地上,长春天海电子有限公司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公主岭速度”——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时间,当年产值突破3.2亿元,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

在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的另一角,富奥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书写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篇章”。作为中国一汽集团战略布局的电池回收利用业务主体,这家企业已进入工信部白名单,致力于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营和价值创造。

在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创新已成为发展的最强引擎。精诚工科汽车零部件(长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正引领着汽车智能制造的新方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育创新人才、优化营商环境,长春大岭经济开发区正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我们这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有超过10万件快递在这里分拣、转运。”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副镇长李琦指着规划图说。这张图上,密密麻麻的彩色区块标注着物流配送区、现代仓储区、多式联运区等功能板块,它们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着现代物流的交响曲。

依托区位叠加优势,目前,范家屯智慧物流园区已吸引韵达、中通、申通、青怡坊等5家头部企业签约,合同引资50.5亿元,创新构建的智能仓储、多式联运、金融赋能、电商矩阵、数据中枢和绿色枢纽“六位一体”产业生态初具规模,安排就业5000人。

站在吉林公主岭经济开发区的观景台上,眼前是一幅震撼人心的产业画卷:20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同一颗颗精密的齿轮,在公主岭这片热土上高效运转;39家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犹如新生的枝芽,在传统产业的枝干上焕发勃勃生机;20家浙商企业像春燕衔泥般,在“吉浙产业园”筑起梦想的巢穴……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单一配套到多元发展,吉林公主岭经济开发区正在谱写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乐章。

“岭”动发展脉搏,“岭”创产业传奇,“岭”引时代浪潮。主城区、农高区和开发区作为公主岭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书写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公主岭答卷”。(记者 王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