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推荐 > 调研在路上 > 活力中国调研行·解码活力湖北 >正文
活力中国调研行·解码活力湖北|潜江小龙虾 共富新样板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客户端 2025-08-28 19:12:53 作者:余惠玲 丛伯地 编辑:李莹莹 责任编辑:付曦地

随着小龙虾加工、餐饮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小龙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出“四季有虾”模式,让稻田里的小龙虾在低温季节也能顺利蜕壳、快速生长。

8月26日下午,“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来到湖北省潜江市,深入解读“潜江龙虾”的共富故事。

激活全链条产业新动能

在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张家窑办事处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季有虾”示范基地,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正在介绍“四季有虾”模式:“试验中,我们发现传统养殖在秋冬季存在营养吸收转化效率不同、各季节对营养需求不同、冬季水草和栖息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池塘设施进行了改造。”2024年,“四季有虾”示范基地试验了同塘育养分离技术,池塘里筑了内梗,把池塘繁育区和养殖区完全隔离,实现了独立控制水质、养殖密度并分别管理。通过模式和技术的升级,繁育区能够稳定提供高质量苗种,配合养殖区的精养管理,真正实现苗种自供。

“四季有虾”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捕捞小龙虾(丛伯地 摄)

通过把池塘精养模式的技术延伸到虾稻田,“四季有虾”示范基地创新形成了“早稻+冬虾+早春虾”的循环养殖模式,既保证了“四季有虾”,也让农户收益更稳定,同时推动稻田生态系统更加健康。“以前农户每次都要依赖外面购买小龙虾苗,不仅成本高,还有质量和成活率不稳定等问题。现在有了新的模式和技术,农户自己就能自供苗种,风险更低,成本也少了,同时收益更稳定。这是“四季有虾”模式升级的一个关键点,也是我们试验成果能直接落地、服务养殖户的重要体现。”李明波介绍。

在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的小龙虾交易市场“中国虾谷”,工人们正在对小龙虾进行称重、分拣,这些装满小龙虾的泡沫箱即将发往全国各个地区。

“中国虾谷”内的虾稻田(丛伯地 摄)

针对虾市场零散无序、虾商各自为阵、价格参差不齐、物流成本高昂等突出问题,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国家级小龙虾交易市场,小龙虾供应链服务平台“虾谷链”,生鲜物流服务平台“虾谷快运”,快递仓发一体化服务平台“虾谷云仓”等功能板块,彻底解决了小龙虾市场杂、散、乱的局面,实现了集约化发展。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的小龙虾汇聚到交易中心,由660多家经营主体依据统一的标准和成熟的模式进行分拣、打包,再发往全国各地,形成了“全国虾源聚潜江”的产业磁场。魏氏水产负责人魏晓涛介绍:“虾谷市场的物流非常方便,这也让小龙虾能够发往全国各地。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区发货后最迟36个小时能到,其他城市24小时内就能到。”

拓宽多元就业新路径

在小龙虾产业链中,岗位类型丰富多元,既包括分拣工等基础性岗位,也涵盖品虾师、养殖技术员等专业技术工种,并催生出带货主播等新兴就业形态,广泛覆盖体力劳动与技术创新领域。这一结构不仅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也助力劳动者通过技能提升实现收入增长,成为潜江市促进就业与增收的核心引擎,也让潜江小龙虾产业形成了“三产联动”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仅潜江本地就已集聚1500余家小龙虾相关企业,产业链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持续凝聚力日益增强。

目前,潜江小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生态养殖、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文化、产城融合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从业人员达22万人,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点燃消费市场新引擎

以往的小龙虾餐饮主题店受小龙虾上市时间影响,传统经营期一般只在3月—8月的“虾季”,而“虾季”结束后,企业往往都是闭店或转为其他时令产品为主,企业经营缺乏连续性,成本也高居不下,更无法在消费市场形成持续性的品牌效应。“四季有虾”模式的创新有效破解了小龙虾在消费市场季节性供给的短板,助力了小龙虾餐饮从火一季向火全年发展,让小龙虾与传统的春节消费旺季有效衔接,掀起消费热潮。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潜江市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春节期间,潜江市首次就“四季有虾”模式在上海、深圳等地开展了系列冬虾推广活动,相关活动获得了当地小龙虾餐饮企业的一致好评,大规格小龙虾价格高达54元/斤,是夏季的3倍,成功抢占冬季高价市场。

潜江市深入实施“百城万店”,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支持晓飞歌全国布局“小龙虾驿站”,已开业503家;在武汉设立8个“潜江龙虾”产品售卖及“虾卡”提货窗口,中央厨房建设面积1500平米,实现活虾冷链直供、标准化加工、主城区1小时外卖直达;加快织密物流网络,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累计建成分中心27个,覆盖全国600多个大中城市,高峰期日均交易小龙虾达1500吨;上半年交易量17.7万吨,同比增长3.74%,交易产值75.27亿元,同比增长4.4%。

位于生态龙虾城的巨型小龙虾雕塑(丛伯地 摄)

始建于 2014 年的生态龙虾城是集美食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地标,作为“潜江龙虾”的一张名片,龙虾城堪称名副其实的“小龙虾美食天堂”。这里汇聚了虾皇、友锅卤虾、楚虾王、味道工厂等众多知名的小龙虾餐饮品牌,从经典的油焖大虾、蒜蓉大虾到现在,各小龙虾餐饮店已开发出100多道小龙虾菜品。每年有200万人次游客前来“吃虾打卡”,年餐饮业产值达1.5亿元,成为推动潜江餐饮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潜江市持续做好品牌运营,上半年新增授权小龙虾加工、餐饮企业45家,授权企业总量突破308家,2025年“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精心组织“潜江龙虾走出去”专题推介活动,其中上海站现场签约10.45亿元,鲜活虾市场签约1.2万吨;推动农文旅品牌融合,“楚韵虾香 奔跑潜江”马拉松、2025湖北“潜江龙虾”产业博览会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小龙虾研学线路”“虾稻之乡丰收游”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入选全国交旅融合示范案例,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

由一季红变四季红、由一桌红变满堂红、由一城红变天下红。潜江正加快形成千亿龙虾特色产业集群,为湖北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潜江力量。(记者 余惠玲 见习记者 丛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