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品茗游古村 赏荷觅乡情
——福建武夷山实施“民宿新工程”推进农文旅融合
放大 缩小

初秋,福建省武夷山市吴屯、五夫等乡镇特色民宿,迎来大量游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白墙红瓦、花草藤蔓、小亭别院的各色民宿,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全面推进群众增收、保护生态的综合性产业。

武夷山实施“民宿新工程”,计划3年创建8个旅游产业发展示范乡镇,培育约30个旅游风情景区、约100家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民宿,加快实现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从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从旅游业为支柱向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三大转变。

兰汤是坐落在武夷山主景区幔亭峰下的一个自然村,以出产武夷山正岩茶叶而闻名。这几年,武夷山乡村民宿风起云涌,茶乡民宿也呈燎原之势。这里的民宿有高、中、低档各类,也有个性化设计的。不少民宿都是以武夷山茶为主题,将茶文化融入空间设计。更有民宿经营者干脆在自家茶山旁建起茶庄园,种上四季花果,茶旅结合,让茶友和游客们品茶、住宿、互动和体验。

“民宿有一定的历史及文化,它能让人记住乡愁。武夷山茶乡有发展民宿的肥沃土壤。”武夷学院旅游系教授周作明认为,武夷山茶乡的茶元素具有优势。茶本身就是很好的休闲饮品,加之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持续改善的立体交通环境等,都为民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武夷山北部的吴屯乡红园村始建于明朝,曾是中蒙俄万里茶道的必经之地。红园村以河谷聚居,古道贯脊,村落与古建筑遗址交融,老街与曲巷交错,黑瓦泥墙高低间杂,山林梯田环绕,村子至今沿袭着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农家妇女摆茶俗。去年9月,摆茶俗第一次被搬上村口的简易舞台。80多岁的老人祝树芹领着几位姐妹,用方言上台表演,绘声绘色,神采飞扬,展示着传统文化。

浙江省江山市游客季可龙带着35位摄影爱好者来武夷山采风,收获不浅。他说:“走过石板老街,赏一番古村韵味,品一碗农村大碗茶,真是快乐无比。”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开埠于晋代中期,已历经1700余年,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故乡。现在,游客来到五夫镇,夜晚下榻古民居,与村民聊天,了解他们的农事、生活,清晨行走在朱子遗迹林立的街道上,去追寻那久远的“半亩方塘”。

近年来,朱子理学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日趋活跃,中外学者和各地游客来到五夫开展学术研究、旅游观光。五夫镇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农家乐旅游,修复一批特色民宿,依托古镇文化,举办五夫荷花节,游客在这里可以赏荷花、摸田螺、摘莲蓬、剥莲子、捉泥鳅……

“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旅游为五夫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增添了灵气。如今,全镇的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已发展到48家。民宿业不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而且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五夫镇镇长李小勇说,通过打造特色民宿群,五夫镇不但做大做强了旅游配套产业,还大幅提高了白莲、板栗等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现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五夫白莲,每公斤能卖到110元左右,比5年前涨了4倍,还供不应求。

民宿发展离不开地域文化和主题设计。武夷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宿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古村落在受到保护的同时,也需要融入文化元素,否则就不能持续发展,也缺乏传播力。民宿并不是单纯的住宿,武夷山将把这些原有的文化结合起来规划,带动民宿旅游可持续发展。

“通过探索民宿管理新模式,武夷山期待以优质民宿为支点,撬动旅游业加快发展。”武夷山市副市长吴伟介绍,目前武夷山已把发展民宿业为重点的乡村休闲游,作为武夷山大旅游的有效延伸,发展下梅、城村等30多个特色乡村,依托朱子文化,结合五夫万亩莲塘、吴屯稻花鱼、岚谷熏鹅等特色产品,打造季节性旅游休闲产品,让民宿业成为惠泽武夷山农民的产业,更好地推进偏远山村农民精准脱贫奔小康。

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熊慎端